“人造古城”模式陷困局
来源:深圳商报作者:周良成2025-07-01 09:00

6月30日,ST张家界低开高走,截至收盘上涨2.97%。6月27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作为投资规模达24.43亿元的仿古建筑群,自2021年6月试营业以来持续亏损,4年累计亏损10.8亿元,现在濒临破产。

今年4月17日起,张家界被深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张家界”变更为“ST张家界”,此次ST的原因为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24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据了解,ST张家界成立于1992年12月,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中国旅游板块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誉为“山水旅游第一股”。值得注意的是,与黄山旅游、峨眉山A等上市公司不同,黄山景区、峨眉山景区的门票收入属于上市公司,构成了这些景区上市公司稳定收入来源和盈利基础。而张家界景区门票收入并不属于上市公司ST张家界。ST张家界2024年财报显示,其主要收入来源集中在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等业务板块。ST张家界旗下仅拥有大庸古城、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十里画廊观光电车、旅行社服务、酒店及度假村经营等资源。其中,大庸古城已成为公司沉重的“负资产”,截至2024年底大庸古城公司资产总额13.95亿元、负债总额16.97亿元,净资产额为负3.02亿元。

据了解,大庸古城项目2024年9月起进入司法重整程序,张家界市将根据既定市场化盘活方案,加快推动重整工作进程,早日实现对外运营。

旅游业内人士分析,张家界“人造古城”模式折射出旅游概念股依赖重资产扩张的困境,面临重资产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等问题,这些“人造古城”千城一面,过度依赖政府补贴,一旦面临市场竞争便会沦为“空城”。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