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介绍已于日前发布的《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有关情况。
来看会上重点表述:
1.当前,国际经贸秩序正在遭受严重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的责任担当更加凸显;
2.不断优化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的高低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对持续保持良好信用的企业无事不扰,真正减轻企业负担;
3.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联动,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4.通过单列用地指标、支持立体开发、加大混合用地和新兴产业用地供给等多种形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等合理用地需求;
5.后续如果有经开区符合上市融资条件,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外贸外资“第一梯队”
商务部数据显示,到2024年,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达到232个,遍布31个省(区、市),创造地区生产总值达16.9万亿元人民币。
《方案》从对外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管理制度改革、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6项政策举措。
“在对外开放方面,国家级经开区是外贸外资的‘第一梯队’,是‘投资中国’的优先选择,也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平台。”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在全部的232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共有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2024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
《方案》中支持具体产业的举措包括:鼓励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外商投资,支持数字服务出口,建设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国际枢纽物流中心等;为经开区赋权赋能的举措有:加大先行先试授权、支持经开区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优先安排品牌活动等。
在财税政策方面,凌激指出,指导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是商务部近期重点支持外商企业再投资的一项工作,广大外资企业对此高度关注。
凌激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牵头协调落实《方案》各项政策举措,推动各地各部门研究出台配套措施,在要素保障、安排改革试点任务、下放经济管理审批权限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持。同时,持续打造“投资中国—选择经开”品牌,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探索实践,提高招商质效,拓展外资来源,促进在华外资企业再投资。此外,还要指导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建立权责清晰、规范高效的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市场化运作水平;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全周期管理。
优化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
“国家级经开区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方面,国家级经开区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称。
《方案》提出,国家级经开区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做好“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一站式平台服务,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堵点卡点问题等。
对此,彭新民进一步回应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聚焦企业和群众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的市场监管领域的政务服务事项,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
优化营商环境除了让企业办事更加方便以外,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必要干扰。彭新民指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不断优化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的高低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对持续保持良好信用的企业无事不扰,真正减轻企业负担。同时,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既保持监管力度又彰显执法温度,以规范化的行政执法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支持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
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是《方案》的重要内容。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介绍,《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支持措施,加强经开区要素保障,这一点也是各个国家级经开区高度关注的问题。
“首先在土地要素方面,目前部分国家级经开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一些国家级经开区土地开发已经接近饱和,园区建设和企业的投资扩产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朱冰指出,《方案》立足实际情况,通过单列用地指标、支持立体开发、加大混合用地和新兴产业用地供给等多种形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等合理用地需求。此外,还要求国家级经开区工业用地原则上应该供给“标准地”,也就是已经完成了环评、能评等评估,带着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标准出让建设用地,助力企业拿地后迅速开工,加快项目落地。
在资金保障方面,《方案》允许各地区统筹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建设、产业项目建设。“这点也是经开区反映含金量很高的一项政策,需要各地政府积极去落实。”朱冰称。
同时,《方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主体中新集团已在A股上市。朱冰表示,后续如果有经开区符合条件,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予以支持。此外,《方案》还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贡献,精准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国家级经开区产业发展。
排版:罗晓霞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