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贸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江苏多地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政策支持为依托,持续深耕“一带一路”市场,以高品质、多元化产品打开外贸增长新空间。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江苏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033.7亿元,同比增长9.6%,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4.5个百分点,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至48.9%。
近日,在常熟雅致模块化建筑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紧赶制一批重达2007.2吨的集装箱房屋。这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生产的钢结构板房,将在南京海关所属常熟海关监管下,从常熟兴华码头启航,运往旅游胜地马尔代夫,助力当地旅游业建设。“随着海外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我们凭借技术优势抢抓机遇,今年1—4月进出口货值达371.9万元,同比增长3296%。”该公司营销总监王丽芳说。
集装箱房屋是一种创新的建筑方式,它将房屋的组成部分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通过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生产方式在工厂提前制造好,运往现场可直接入住使用。面对大宗货物通关需求,常熟海关开辟“一企一策”的“绿色通道”,通过无纸化申报、优先安排泊位、优化查验流程等举措,实现货物“随报、随检”;通过“实地巡查+视频监控+数据比对”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装船监管,实现通关装载全程“无感”。据常熟海关统计,今年1—4月,常熟口岸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达200.2亿元,同比增长10.8%。
沿江而上,南通伟越电器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同样繁忙。全自动化车间内,每40秒便有一台55英寸智能液晶电视下线,其自主品牌KMC电视持续占据沙特阿拉伯市场份额前三名,今年前4个月出口额达1.4亿元,同比增长45%。“广交会上,我们推出的98英寸144Hz超高刷新率量子点电视备受中亚客户青睐,乌兹别克斯坦客户已签下30万美元订单。”该公司销售总监王松柏介绍,企业上半年出口额有望突破2.4亿元,同比增长超50%。
为支持企业抢抓出口机遇,南京海关所属如皋海关结合企业加工贸易生产实际,推广应用“报核前申报单耗”的申报措施,简化相关核批手续,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充分发挥如皋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保税仓储功能,指导企业通过保税物流中心开展出口业务,加快出口退税,减轻资金周转压力,助力企业构建新的外贸增长点。
从工业制造到农食产品,江苏外贸的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在扬州,粤海永顺泰(宝应)麦芽有限公司的9000吨优质麦芽于近日启程远赴尼日利亚,为非洲啤酒市场增添“中国风味”。“我们拥有全国领先的分布式圆箱制麦生产线,大麦原料经清选、浸泡、发芽、烘干、除根、抛光、除杂等十几道工序转化为麦香浓郁的啤酒原料之一麦芽,远销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公司执行董事长陈平介绍,“我们今年已出口麦芽2.6万吨,是去年同期的200倍。”
为助力农食产品出口,南京海关所属扬州海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实地调研,帮助企业扩增食品农产品加工能力;结合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优化进境粮食检验检疫和后续监管工作流程,强化原料供应链安全保障;同步优化查检方式方法,开辟出口农食产品通关“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