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行业务承压,凸显保代供给过剩 中信建投保代改行做毕得医药董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王海慜2025-05-21 09:04

头部券商的投行工作曾经是多少优秀学子梦寐以求的去向。不过,近两年,随着投行业务连续下滑,不少投行人士纷纷改行,除了考公之外,入职上市公司当董秘也成为重要选项之一。

5月19日收盘后,科创板上市公司毕得医药(SH688073,股价42.11元,市值38.27亿元)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王轩担任公司董秘。

简历显示,王轩曾在中信建投投资银行部任职多年,任高级副总裁、保荐代表人(以下或简称保代),曾主持或参与多个投行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据统计,2024年以来,有24位新任A股上市公司董秘曾有保荐代表人资格,其中不乏来自头部券商投行部门相关领导岗位的资深投行人士。2025年以来,业内保代总人数大幅减少超过250人,保代人数此前多年持续上行的趋势或迎来拐点。

毕得医药原董秘3月离职

5月19日收盘后,科创板上市公司毕得医药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长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核,董事会同意聘任王轩女士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

简历显示,1985年出生的王轩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本市场工作经验,曾就职于中信建投投资银行部,任高级副总裁、保荐代表人、内核委员。在此次出任毕得医药董秘之前,王轩自2025年2月起就开始担任公司投资者关系总监。

公开信息显示,毕得医药原董秘李涛已于2025年3月离职。由此看来,此次公司新聘董秘有“补缺”的意味。2023年、2024年李涛的年薪均为100万元左右,不过其在公司还兼任财务总监。

公开资料显示,王轩在中信建投任职期间曾参与的项目有:中恒电气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担任项目经办人)、天银机电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担任项目经办人)、永和智控IPO(首次公开募股)(担任项目组成员)、康隆达IPO(担任项目协办人)等,这些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

从2024年以来的数据看,上市公司董秘逐渐成为投行人士转型较为常见的选项。据Choice(东方财富旗下品牌)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在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54家上市公司的董秘曾担任保荐代表人。这54位董秘中,有25位的任职时间发生在2024~2025年。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金橙子、毕得医药、慕思股份、航宇微等。

去年券商投行业务承压

从履历来看,这些曾拥有保代资格的董秘多数有着丰富的投行从业经验,其中不乏来自头部券商投行部门的重要岗位。例如,慧博云通现任董秘岳阳2015年4月~2024年8月就职于华泰联合证券,任投资银行业务线能源与环保行业部副主管,主持及参与的项目包括光威复材、迈瑞医疗、天合光能等企业的IPO。2025年4月任职的仙乐健康董秘刘若阳,此前历任国泰君安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中国区基础设施与交通物流行业负责人。

随着2020年保代人数爆发式增长,业内不乏保代过剩的声音,行业下滑使得这一问题格外凸显。

据中信证券统计,2024年,证券行业150家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1672.57亿元,同比提升21.35%。然而投行业务却逆势承压,证券行业2024年实现投行手续费收入350亿元,同比下滑35.5%;行业前十券商投行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8.8%。股权融资规模大幅收缩是导致投行业务收入下滑的重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保代人数此前多年持续增加的趋势或出现拐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保代总数为8812人,同比增加180人。然而,2025年以来,保代人数开始明显下降,截至5月16日,保代总数为8558人,较2024年末减少254人。

虽然2025年以来投行业务出现小幅好转(2025年一季度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合计67亿元,在低基数效应下同比增长5%),但是仍在低位徘徊,保代供给过剩的形势目前仍未根本扭转。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