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货币资金超过3000亿元,每年光利息就有40多亿,宁德时代本次赴港IPO,显然不只是为了募资。
2022年之后,宁德时代没有开启任何新的重大项目,同行们也得以休养生息,全员冷静,谨慎扩产,避免了隔壁光伏业全员亏损的惨烈。
武力值爆表却主导行业和平发展的宁德时代是最大受益者,2022年至今,其营收之和超1万亿,净利润超1300亿,经营净现金流达2500亿元,凸显了给对手空间、有序竞争的好处。
然而,2024年,宁德时代首现营收负增长,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销量增速也不及行业,业绩压力扑面而来。
挂牌H股,宁德时代的下一步变化,令人期待。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陶娟
2025年5月20日,宁德时代(300750/03750.HK)成功登陆港股,发行价定在263港元/股,首日收盘于306.2港元/股,大涨16%,募资356亿港元,成为本年度全球最大IPO。
这是一个意料之中的胜利。
01
不差钱:账面现金超3000亿元,年赚利息超40亿
一般公司上市是为了募资扩产、补充流动性,但这条对宁德时代似乎不成立。
单纯从账面来看,宁德时代的钱多得花不完。
截至2024年末,其账面货币资金超过3000亿元。这个量级的现金储备,宁德时代就算想把现有产能再翻一倍,都不用找银行借钱(图1)。
它甚至可以从银行手上赚钱。最近两年,宁德时代不仅没有财务费用,反而每年能获得40多亿元的利息收入。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2019年,宁德时代账面现金还只有323亿元。5年时间,账面增加了2700亿元的现金,源于其超强的赚钱能力。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老大,身处每年以两位数高增长的行业,宁德时代的产线堪比印钞机。
过去10年(2015—2024年),宁德时代总营收达1.388万亿元,净利润达1750亿元。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从业务构成看,宁德时代主要营收来自动力电池系统,2024年该板块创收2530亿元,占比70%,储能电池、电池材料及回收、电池矿产资源分别创收573亿、287亿、55亿元,占比分别为16%、8%、1.5%。
02
少花钱:关键时刻选择保守策略,2022年后不扩产
能攒下3000亿现金,不光是因为宁德时代会赚钱,还因为,2022年后,它还选择少花钱~
翻阅宁德时代公告,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其目前的大型在建项目,披露日期都是2021、2022年。这意味着,2022年10月之后,宁德时代没有再开启重大项目的新建工程了(表1)。
表1:2024年末,宁德时代正在建设的重大非股权投资项目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而这些已经建设了3、4年的在建项目,也迟迟未完工。截至2024年末,这六大项目的年度投入仅为126亿元,累计投入也不过298亿元。有3000亿现金家底,这个投入的量级和速度可以说十分保守了。
再来看下它的同行国轩高科(002074),年报显示,2022年之后,其在国内也没有新开工重大项目了,直至2024年末,立项在斯洛伐克和摩洛哥设厂。
这不是个例。
2021—2022年,宁德时代估值高企,分析师预测业绩时直接“看到2060年”,动力电池全行业疯狂融资,纷纷规划立项扩产。回头看,全行业资本开支的高点,与市场情绪顶点、估值高点均重合在这一时段。
在财务上,资本性支出基本对应着产能的建设投入。
2020年时,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欣旺达的资本开支都只有20—30亿元规模,而到了2022年,它们的投入都已迅速提高至百亿级,中创新航更是大力投入316亿元,接近宁德时代的七成。
而最近两年,尽管下游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如虹,动力电池行业的奋斗口号喊出来还是“扩产,提高市场份额”,但真正掏钱时却都很诚实,一致选择——收缩,资本性支出普遍回落至高点时的一半左右。
相对而言,资金实力最为充裕的宁德时代,2022年资本开支高达482亿元,2024年已回落至312亿元。
表2:动力电池行业的资本开支高点集中在2022年(亿元)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兜里有钱时,有所为,更难的是有所不为,这更是一种作为。
2022年后,动力电池行业集体选择收手,没有大肆扩产,主要应该是对于激起产能泡沫、全行业价格战引发崩盘的恐惧。
毕竟,根据宁德时代年报,在相对保守的扩产策略下,2024年其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6%了,而2021年,其产能利用率高达95%。
表3: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单位:GWH)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新财富》杂志综合整理
回头看,这种行业内的默契,可以说极其明智。不服的可以去隔壁围观下,光伏企业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
这也是为什么,动力电池行业的盈利能力在这几年得到了修复。武力值爆表,却保持战略定力,主导了行业和平发展的宁德时代,主要赚钱也是最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其营收之和超1万亿,净利润之和超1300亿元,经营净现金流更高达2500亿元。
但问题来了,接下来呢?
03
增速落后行业:孤独求败,还是老大的隐忧?
宁德时代的市场地位依然无人可以撼动。
2024年,其动力电池业务的全球市占率达37.9%,较第二名高出20.7个百分点;储能电池系统全球市占率为36.5%,较第二名高出23.3个百分点。
而其长长的客户名单上,包括了奔驰、宝马、大众、福特、丰田等国际知名品牌,及上汽、吉利、蔚来、理想、宇通、小米等国内头部车企,储能合作客户及合作方则包括新纪元能源(NextEra Energy)、澳大利亚的Synergy、瓦锡兰(Wärtsilä)、美国新能源投资商Excelsior、木星动力(Jupiter Power)、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Flexgen、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石油等巨头。
但是,2022年后,或是出于对行业整体产能规模的控制引导,可以看到宁德时代进入了一种“守成”的状态。
其一,其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相对过去的高增长,已快速回落,2024年营收更是罕见负增长,下滑近10%,净利润增速也只有15.5%,而2021年时是翻倍增长。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其二,刨开单价下跌的影响,即使单纯看销量,宁德时代的增速也已落后于行业整体。
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而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统计,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894GWh,同比增长27.2%;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01GWh,同比增长62.7%。
这意味着,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销量增速低于行业8个百分点,而储能电池领域,销量增速更是低于行业28个百分点。
这主要与外围的竞争态势有关,如采用自家电池的比亚迪,近年销量增速远超新能源汽车行业,宁德时代则无缘此红利,而大众入股国轩高科,中创新航成功撬动广汽、小鹏等核心客户,长城孵化蜂巢能源等,都一定程度上牵制了车企对宁德时代产品的需求。
宁德时代固然不希望行业内卷血流成河,但落后于行业增速这一局面,肯定也不是它想要的。
04
不在一个维度里的竞争:三重扩张,凸显增量阳谋
如果说,谨慎扩产是在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之间的艺术平衡,那么,产能之外,宁德时代还构筑起了三条纵深防线。
其一,是通过投资入股来构建与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仅洛阳钼业一家,宁德时代即斥资267亿元入股。值得一提的是,洛阳钼业实控人于泳,是宁德时代重要投资者。
此外,宁德时代还投资了先导智能、湖南裕能、滴滴出行、极氪、地平线等10余家上市公司,总成本为346亿元。截至2024年末,这些投资的账面价值达到394亿元,浮盈48亿元。其股权投资的投入成本甚至超过了在建重大项目的累计投入。
其二,提高研发投入,加大在固态电池等黑科技方面的投入,拓深技术护城河。
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新发布的神行Plus电池,是全球首个兼备1000km续航以及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一代麒麟电池,放电功率超1300kW,可助力新能源车实现零百加速2秒以内。
商用车领域,物流场景下,其推出天行L-超充、天行L-长续航,使用寿命可达8年80万公里;天行客车版,使用寿命可达15年150万公里;天行重型商用车版本,使用寿命可达15年300万公里。
储能领域,宁德时代发布了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的天恒储能系统,较上一代产品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占地面积降低20%,进一步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
2022—2024年,宁德时代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是155亿、184亿、186亿元,占到营收的4%—5%,相对净利润的比例更是达到了1/3。据招股书,宁德时代历史研发投入累积达到718亿元。
其三,拓宽应用场景,实现创新技术和产品在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等更多场景中的应用,并推出巧克力换电、骐骥换电等创新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宁德时代打造的这三重防线,一是吃资金投入,股权投资加研发开支,就已经是千亿级了,对于其他友商,这几年获得喘息期账面积攒的现金规模也只有百亿,这两类投入想跟,短期内也很难跟上。
二是主要遵循增量思维,迭代技术前沿,探索跨界应用,尽量避免在同质化赛道上陷入行业恶性竞争的窠臼中。
而挂牌H股,以此作为国际化开拓的新起点,则是宁德时代的阳谋。
05
海外营收已占三成,挂牌H股,开拓国际化新起点
配合海外项目的扩建,在境外融资,是全球化企业出海时的通用操作。
早在2020年,宁德时代就通过全资子公司瑞鼎时代,先后在香港市场发行合计20亿美元债,当时的利率低至1.5%,主要用于德国图林根项目新建及扩建,补充境外流动资金等。目前,该项目已实现投产,尚处于产能爬坡期。
在关税战等外围影响下,无论是配合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出海战略,还是贴近欧美客户,在海外本地化生产,都能规避一定的贸易风险。
2020年时,宁德时代的境外营收为72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14%;而到了2024年,其境外营收达1100亿元,占比超过30%。
其本次募资主要也将用于海外扩产。招股书披露,宁德时代计划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建设生产基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其中的重头戏是匈牙利德布勒森项目,分为三期建设,总产能达100GWh,预计总投资不超过73亿欧元。其中,一期项目规划产能为34GWh,预计总投资额为27亿欧元,截至2024年末已投入7亿欧元,项目预期将于2025年投产。二期项目规划产能为38GWh,计划投资21亿欧元,目前尚未开工,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建设。
06
A股IPO投资者可享19倍收益率,港股呢?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首日,大涨背后,是市场对其地位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历史上,介入其融资的机构投资者,从来都有利可图,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机构的投资收益率依次递减。
今天,A股宁德时代的后复权价格为505元/股,高于其历次融资价格。
2018年5月,宁德时代登陆创业板,发行价为25.14元/股,若打新机构持有至今,可拿到19倍收益率。
2020年2月,宁德时代第一次定增融资,发行价为160元/股,参与机构持有至今的收益率为2倍。
2021年8月,宁德时代第二次定增融资,发行价高达410元/股,此后参与机构曾一度套牢,若持有至今,收益率达20%,只能说表现平平,持股三年多,收益率只和今天参与港股打新,只持有一天的投资者平齐。
加上本次港股IPO,宁德时代上市后合计通过股权募资超1000亿元(表4)。
表4:宁德时代上市以来股权融资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为了让第二次参与定增的机构能赢回票价,宁德时代采用高送转、高分红、回购等手段,提升机构回报率。2022年,宁德时代每股转增0.8股,且当年股利支付率从之前的10%提升至25%,而最近两年更是将一半的归母净利润拿出来分红,上市以来,其历史现金总分红已达565亿元。
当然,最大赢家还是曾毓群等创业天团。此前,宁德时代李平廖梅夫妇出手捐赠复旦大学10亿元时,《新财富》杂志就曾测算,曾毓群等六人持股市值达4730亿元,其最新持股市值应已突破5000亿元。
3000亿现金在手,又再次笑纳356亿港元募资,宁德时代足以呼风唤雨,按它的战略意图挥洒自如。其接下来的一举一动,都将深刻影响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