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如何看好中国市场?四大外资机构发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谭楚丹2025-05-19 19:48

外资机构集体看好中国市场。

2025年5月19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富达、安本、瑞士百达、施罗德、摩根士丹利、AIA、瑞银、未来资产、美银等外资机构参加。

记者注意到,多家外资机构发声表示,根据其内部调研数据,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增强。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Joohee An(安珠姬)表示:“外资机构正逐步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预期企业盈利的下行风险有限,市场也将迎来价格重估。”

外资机构调研增配中国资产意愿

“近期通过与海外投资者频繁沟通,我感受到无论是量化基金还是做市商,鉴于流动性等需求,一些海外投资者希望能更好地参与中国市场。”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

今年开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改变了以往市场对中国与海外技术代差的固有观念,有力增强了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板块的国际资本吸引力,A股及港股中的相关概念股票应声大涨。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中国在岸股票业务主管沈黎谈到,境外投资者尤其是长期资本表现出了较高的耐心和热情,资金流向整体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呈现净流入的态势。此外她还谈道,伴随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振,在近期结束的摩根士丹利中国BEST会议上,80%以上的投资者表示有可能近期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

在她看来,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在12倍左右,MSCI中国指数的盈利预期也回归相对客观的水平且成分公司在应对关税方面处于相对有利位置,中国市场的估值吸引力仍然显著。

美银中国区行政总裁暨大中华地区固定收益、货币及商品市场销售部主管王伟也透露公司近期有关投资意向的调研数据,“从亚洲基金经理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在寻找在中国的投资机会,而只有16%的投资者在寻找其他机会,低于上个月的26%,还有10%的投资者已全面投资中国。”

她的另一个切身感受是在近期于深圳举办的“中国投资峰会”上,她注意到一些海外投资者多年来首次前往中国。“许多投资者赞扬中国最近政策一致性和明确性,并看好中国持续的技术进步。一些投资者指出,在岸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似乎也已恢复到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境外长线资金青睐科技板块

谈及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逻辑以及所关注的行业板块,记者注意到,外资机构高度认可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正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房东明谈到,海外投资者对中短期中国经济走向如财政刺激规模、房地产活动情况、居民消费复苏节奏等话题比较关注,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的行业,包括人形/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眼镜等,仍为国际投资者关注的投资主题之一。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发展与DeepSeek提振科技投资风险偏好是今年推动中国股票的估值上行的叙事变化之一,也有力地推动境内投资者的信心及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关注。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短期过程,因此其对盈利的影响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逐步体现。

“我们认为,下一阶段A股的上市企业在兼顾主业的同时积极创新,以响应监管自新”国九条“以来对于上市企业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视与呼吁。我们观察到,过去数年中,人工智能与大科技在A股中的市值占比不断提升。全方位的政策宽松正在助力中国股市展开估值重构。”

沈黎也有相似观点,称从行业配置方面,海外投资者普遍比较看好科技或人工智能研发、新消费和高端制造相关赛道的企业增长潜力,也在这些方面开始进一步积极布局。

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Joohee An(安珠姬)表示,近年来跨国企业正在加速推进“中国+1”等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在此背景下,中国与印度、东盟等主要承接“+1”产能转移的地区的显著差异在于,中国具备将颠覆性创新技术深度融入生产流程的能力。

“虽然低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将持续外迁至其他国家,但凭借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高性价比的独特优势,更多高附加值和精密制造产业更可能选择留驻中国。这一趋势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尤为明显。”JooheeAn表示。

责编:杨喻程

排版:汪云鹏

校对:王朝全

‍‍‍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