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消费上市公司各显其能 坚守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唐强2025-05-19 12:15

在2024年消费市场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重庆大消费板块上市公司凭借产品创新、渠道变革与品牌升级,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A股上市公司挑起了重庆消费市场的大梁,有友食品、重庆百货、重庆啤酒、涪陵榨菜、百亚股份等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布局,在业绩复苏与结构优化中展现出强劲韧性。总体来看,前述5家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6.07亿元,实现净利润36.74亿元,营收与净利润与前一年度基本持平;进入2025年之后,在第一季度中,相关企业合计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展望2025年,随着消费场景复苏与产业升级推进,重庆大消费上市公司有望通过“产品+渠道+品牌”三轮驱动,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持续领跑。

提升商品力优化营销体系

2024年,国内经济总体回暖向好,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为促进消费创造了良好条件。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重庆相关上市公司在挑战中抓转型、求突破,不断提升商品力,打造新场景,推动业态融合,聚焦降本增效,重庆大消费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总体保持稳定。

作为重庆老牌零售消费龙头,重庆百货主要从事百货、超市、电器和汽贸等业务经营,拥有重庆百货、新世纪百货、商社电器、商社汽贸等驰名商标和商业品牌。截至2024年底,重庆百货已开设各类商场、门店273个(按业态口径计算),经营网点已布局重庆35个区县和四川等地。

2024年,重庆百货实现营业收入171.39亿元,同比下降9.75%;实现归母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增长0.46%;扣非之后,实现的净利润则为12.28亿元,同比增长8.76%。在营收下降的背景下,重庆百货还能够实现扣非净利润近9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已经实属不易。

对此,重庆百货表示,公司以极致商品竞争力为核心,深化联合生意计划,推进引新汰旧、供应链优化和经营模式变革。2024年,重庆百货以“增长+效率”为主线,持续“两个系统性”建设,提升“六大能力”、打造“六大卖场”,聚焦商品力,打造新场景,加快数智化变革。

再看泡卤零食龙头,有友食品2024年实现营收11.82亿元、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7%和35.44%。业绩大幅提升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渠道结构变革,有友食品2024年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7.7%,线上渠道更是激增204.33%。对于有友食品来讲,尽管泡椒凤爪仍贡献超65%收入,但新品矩阵的崛起正逐步稀释单一产品风险。2025年一季度,有友食品延续高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39.23%;净利润达到5032.19万元,同比增长16.25%。

经过多年发展,百亚股份专注打造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的本土领先品牌,在国内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旗下“自由点”、“好之”等品牌商标荣获业内多个奖项。2024年,百亚股份卫生巾实现高端化突围,全国化扩张提速。

2024年年报显示,百亚股份实现营收32.54亿元,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77%和20.74%。其中,百亚股份“自由点”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0.36亿元,同比增长60.6%。随着卫生巾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百亚股份中高端系列产品收入占比持续增加,带动了公司毛利率提升,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和自由点产品毛利率分别为53.2%和55.8%,同比分别增加了2.9%和0.9%。

在渠道端,百亚股份持续优化营销体系,继续深耕优势地区,加快电商渠道建设,有序拓展全国市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协同发展。2024年度,百亚股份线下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26.7%,除继续深耕川渝云贵陕核心市场外,上市公司还加快外围省份市场拓展节奏,线下外围省份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82.1%。同时,百亚股份加大对电商渠道和新兴渠道的投入,2024年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5.25亿元,同比增长103.8%。

加推系列新品突出差异化

目前,重庆大消费板块的高质量发展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产品创新加速,企业加推新品;二是渠道变革深化,线上渠道收入不断提升;三是ESG实践常态化,重庆啤酒、百亚股份等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战略核心。

以啤酒消费市场为例,从行业整体来看,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

2013年达到产量顶峰后,中国啤酒行业呈现持续下滑趋势,2024年与2013年相比,行业总产量下降三成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2024年,重庆啤酒实现营业收入146.45亿元,同比下降1.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则为12.22亿元,同比下降7.03%。

尽管表面数据有所下滑,但实质上,重庆啤酒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通过在产品、营销、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引领,持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同时,重庆啤酒配合供应链提效等关键举措,实现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每百升收入、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高档产品占比、罐装产品增长率等指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面对行业下行的背景,2024年重庆啤酒全年啤酒销量达297.49万千升,与2023年销量几乎持平。其中,重庆啤酒高档产品(8元及以上)销量为145.72万千升,同比增长1.37%,占比提升至48.98%。此外,重庆啤酒2024年度啤酒业务毛利率达49.71%,每百升营收49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60.17%。

在2025年一季度中,重庆啤酒旗下6个品牌就已经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嘉士伯醇滑5°”“乌苏啤酒天山原酿”“重庆精酿全麦啤酒1L”“西夏X5星空”升级版、“西夏特酿”“天目湖全麦芽”,以及京A的“轻盈马赛克”“好事橙双”“桃紫幺幺”等多个限定产品。同时,“重庆纯生”“风花雪月茉莉花风味啤酒”“京A酒花飞拳”和“京A陈皮阿白”等产品也同步推出新包装。

近日,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已明确表示,重庆啤酒要加快产品创新,推出多款新产品和新包装,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除不断推出传统啤酒新品外,重庆啤酒也在持续拓展啤酒以外品类,加快布局饮料赛道,继去年底在云南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后,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于今年4月在新疆、重庆等地上市。未来,公司的可塑性很大,重啤才刚刚起步。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重庆啤酒的MSCI ESG评级升至“AA”,成为A股120多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中仅有的两个最高评级企业之一。在“零碳足迹”方面,2024年,重庆啤酒旗下酒厂减少碳排放2531吨,较2015年的基线数据降低70%,每百升啤酒碳排放较2023年下降4.5%,较2015年下降76.7%。

与之类似,有友食品在年报中明确表示,公司以“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为核心驱动力,围绕市场需求重构产品矩阵,依托技术创新、品类革新与场景拓展推出六大新品,构建"技术-品类-场景"三位一体的产品进化范式,以健康化、多元化的创新矩阵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同时,在传统零售渠道持续萎缩的行业变局中,有友食品实现结构性突围,开创性突破会员制零售体系,建立与头部渠道的合作;深化主流零食量贩渠道渗透,夯实线下布局;同时,加速电商运营模式迭代,通过社交电商全域运营实现线上销售额倍增。

2024年,有友食品除核心泡凤爪产品保持增长外,旗下皮晶类、鸡翅类、其他泡卤风味肉制品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0.97%、28.49%和795.62%。

此外,涪陵榨菜、百亚股份、重庆百货等消费类企业也都表示,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仅要对既有产品持续进行优化和升级,还更要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了解、研发结构和功能创新的产品。

责任编辑: 王小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