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基建国际合作,中工国际环保领域投建营项目率先落子乌兹别克斯坦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5-18 20:26

5月16日晚间,中工国际(002051.SZ)发布公告,拟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建设及运营2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两项目合计总投资4.75亿美元,收入来源主要为垃圾处理费和售电收入,预计塔什干项目、安集延项目达产后年处理生活垃圾量分别为83.75万吨、50.25万吨,年上网电量分别为4.82亿度、2.68亿度,项目总投资分别为2.97亿美元、1.78亿美元。项目建设期均为2年,运营期均为30年,税后内部收益率均不低于8%。

公司指出,本次对外投资事项是公司深入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围绕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稳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推动海外环保领域“投建营”一体化项目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本项目的实施将带动设计咨询、先进装备制造等业务板块协同出海,为公司海外投资业务良好开局奠定业务基础,有助于推动公司国际工程板块业务转型升级和提升属地化经营能力,增强公司“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可持续发展动能。

推动中乌合作,首次落地海外投建营项目

中工国际 “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工程投资与运营板块,聚焦环保、索道、清洁能源三大领域。2024年公司工程投资与运营板块取得新突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30.54%,达到11.84亿元。公司围绕优势领域推动海内外投建营项目落地,在国内,2024年8月首个索道投建营项目——新疆天门索道落地;在海外,公司则在2025年5月率先将环保投建营项目落地了乌兹别克斯坦。

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公司早在2007年就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将乌兹别克斯坦市场作为新重点市场,深度参与当地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包括承接了该国PVC生产综合体建设项目二期、奥林匹克城等项目,2024年又与子公司中国中元合力承接塔什干新城、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大学及医院等众多项目。

公司发力乌兹别克斯坦市场也恰逢政策层面的利好。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于2024年1月升级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于2025年4月举行,在经贸层面,会议强调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要与周边国家深化发展融合,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在公司投建营一体化战略下,公司差异化、专业化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两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落地,不仅是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产业投资的重要成果,助力当地生活垃圾发电从无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也将持续输出中国先进的环保装备、环保设施建设工艺和运营技术。公司将在长达30年的运营期内深入服务当地生产生活,成为贯彻落实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实践。公司有望发挥协同优势,继伊拉克九区原油中央处理设施项目之后,成为国机集团内又一个组团出海的典型案例。

输出中国优势产业链,以绿色基建创造民生价值、商业价值

中工国际坚持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工程引领者”为ESG愿景,以绿色设计、绿色工程、绿色制造、绿色产业“四绿”理念为引擎,截至2024年末在执行绿色项目包括4个污水处理厂、11个能源工程、9个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以及再生水厂、固废垃圾处理厂等,在能源环境工程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我国已形成以炉排炉焚烧技术为主导的完整产业链,关键设备可实现100%国产化,已建成超800座焚烧厂,产业内已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完备的产业链和丰富的运维管理经验。对于包括公司在内的“走出去”企业而言,随着绿色基建为开拓境外基建市场注入动能,公司将国内领先的装备优势和实践经验应用于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国基础设施向绿色化、智能化加快转型的步伐。

乌兹别克斯坦近年来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23年、2024年GDP增速分别达6%、6.5%,2024年的人均GDP为3093美元。行业经验表明,当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就会难以满足处置需求,特别是人口密度高的大型城市,“垃圾围城”的情势开始显现,需要进一步减少垃圾处置对其他资源的占用。

实际上,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已在2024年1月签署总统令,将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及垃圾处理的效率,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明确指出将给予该领域的投资企业相关优惠政策。

能够抓住行业利好契机,在当地垃圾发电项目开发的窗口期率先布局,表明公司熟悉当地法律政策及商业环境。同时,公司已为项目开展了详实的技术经济分析研究工作,在项目融资方面做好筹划,两项目债务融资规模分别为2.04亿美元、1.21亿美元,且均以合资成立项目公司的形式实施项目,对公司整体负债率影响较小,公司财务状况可以支撑项目实施。

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落地的两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均位于该国人口密度最高、经济发展动力最强劲的地区,因此投资收益率有着不低于8%的良好预期。公告指出,位于中亚第一大城市、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的项目是公司在海外投资的首个大型环保项目,也是该国首批垃圾发电项目中规模最大的项目;位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吉乌铁路的终点站安集延市的项目也是公司在海外投资的大型环保项目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披露的两个项目交易相关方均包括乌兹别克斯坦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部,本次投资项目也将成为中乌两国在气候、民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以两大环保项目为新起点,公司有望在乌兹别克斯坦及周边国家加大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开发力度。公司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以一流的设计咨询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先进工程技术为支撑,以工程总承包为载体的全价值链运作模式,矢志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科工贸一体化、投建营全价值链运作的卓越工程引领者。(CIS)

校对:刘榕枝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