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大中华区总裁倪晓荣:美线舱位将更为紧张 建议出口企业做好调整供应链策略的准备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雨康2025-05-16 15:24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中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关税解绑的同时,“抢运潮”涌现,外贸企业争相角逐90天的缓冲期,此前积压的订单集中补发。德迅大中华区总裁倪晓荣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市场需求会在未来两周持续攀升。目前美西南、美西北航线基本满载,且部分船公司已出现甩柜情况,美东、美湾装载情况也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预计后续舱位将更为紧张。未来几周,此前积压的货物将集中出运,这将使北美航线运力面临较大的压力。

记者从德迅了解到,中美互降关税落地后,有企业一夜间收到近一百封邮件订单。目前航运市场舱位需求爆满,5月底排载计划已全部约满,尤其是上海地区货量增长显著。电商客户反应迅速,在华南地区的表现更为突出。

“从德迅作为全球最大海运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视角来看,六七月是集装箱航运进入旺季的爬坡期。《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处于观望状态的客户开始出货,短期内拉动了美线市场需求的回归。”倪晓荣表示,“我们在短时间收到大量美线托书,第20周的订舱量上涨了10%,第21周的订舱量则激增30%——这一显著增幅反映出市场对美线贸易预期的积极转变。”

目前,外贸企业“抢出口”活动的热度持续攀升,由此带来的相关经营风险也不容忽视。倪晓荣表示,90天的豁免期限看似很长,但船公司在短期内未必能迅速补齐运力缺口,尤其是美东岸线,一个来回船期周期长达85天左右。因此,企业实际出货时间窗口有限,供求关系失衡带来的冲击在所难免。

5月下旬和6月上旬,船公司将宣布实施推涨综合上涨费率(GRI)。倪晓荣表示,对出口企业而言,运价上涨意味着运输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因此,外贸出口企业需要在运输安排、合同管理、库存水平等方面制订更加合理的方案,并密切留意政策风向、市场需求等各种信息,随时做好调整供应链策略的准备。

校对:姚远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