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峰水泥:双轮驱动战略开启发展新篇章,2025年挖潜预计可增加利润超1.2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5-15 08:55

2024年,水泥行业形势并不乐观,全国水泥销量同比下降约10%,行业面临需求收缩、供给过剩的双重压力。在传统行业面临转型挑战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上峰水泥(000672)凭借“主业链稳健+投资翼发力”双轮驱动战略,展现出强劲的抗周期能力。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4.48亿元,表现好于行业龙头公司;归母净利润6.27亿元,排名同行业上市公司前三,销售毛利率连续五年都排名行业上市公司第一。2025年一季度公司表现十分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64%,净利润同比大增447.61%,毛利率提升5.05个百分点至27.41%。

截屏2025-05-14 19.32.42.png

从近五年的平均ROE(净资产回报率)来看,上峰水泥为17.83%,位于行业第一;销售净利润率也连续5年排名第一,人均营业利润和总资产报酬率排名前二。

在2025年2月中国水泥协会公布了的2024年中国水泥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最新排名中,上峰水泥跻身至第6位,上升了4位。

主业链: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025年挖潜预计可增加利润超1.2亿元

据公司介绍,目前已形成长三角、西北和西南三大产业基地,全国性布局成型。上峰水泥拥有石灰石资源储量超过9亿吨,每个生产基地均配置规模优质石灰石矿山,可满足30年生产所需,且矿产资源全部分布在厂区周边,运输便利,这也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公司产能布局合理,以华东及长江中游经济发达区为核心,辐射新疆、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形成“60%产能在华东、20%在西北、20%在西南”的战略布局。通过区域深耕和产能置换,2024年公司水泥销量降幅只有1.4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上峰水泥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结构对于公司高效运转作用明显,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大股东是民营企业浙江上峰控股,第二大股东是央企南方水泥(天山股份子公司),第三大股东是大国企铜陵有色,海螺水泥是第五大股东,二、三大股东持股比例都在10%以上,且上市前就长期持有,并持续提名代表进入董事会。

公司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砂石骨料业务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销售骨料963.37万吨,毛利率高达66.15%,稳定为公司贡献利润。此外,环保协同处置各类危固废、生产基地的光伏发电、智慧物流等在优势主业上延伸出来的业务,持续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

2025年4月份召开的上峰水泥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就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长期战略和内部挖潜来保持持续稳定的业绩进行了较为清晰的阐述。

一是市场机会空间,从短期来看,水泥行业周期性低谷已过,市场迎来反弹机会,从长期来看,总体需求下降较为确定,行业洗牌和并购机会在局部区域上会持续出现,2024年初在新疆联合天山股份并购博海水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博海水泥当年就实现盈利约8000万元。二是成本优化空间,管理层提出了2025年每吨熟料可比制造成本下降5元,每吨水泥可比制造成本下降3元的目标,粗略计算,这块可增加利润超1.2亿元。三是费用优化空间,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目标是同比下降约7000万元。

投资翼:前瞻布局半导体产业链,累计投资额占净资产20%

上峰水泥提出“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规划,其中新经济股权投资翼是其中关键的一翼,跨界进行新经济(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投资,通过新经济投资积极探索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对冲水泥主业的周期性风险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平滑整体业绩波动,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捕捉新兴产业增长红利分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的高增长回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上峰水泥在新经济领域的投资具有相当规模且持续资本投入,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公司在新经济股权领域的投资累计已经达到17.85亿元,2025年公告计划使用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额度进行投资。公司在2024年年底的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9.49亿元,累计投资额已经占到净资产的20%,同时年度投资预算3亿元—5亿元,相对于公司年度净利润(2023年7.44亿元,2024年6.27亿元)也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自2020年8月第一个投资项目开始,上峰水泥已经有成功的退出案例。公司通过合肥存鑫基金的专项投资,并在2024年四季度以及2025年一季度,完成晶合集成科创板上市后的减持退出,公司最终实现1.6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净收益,为公司的整体利润做出实质性贡献。随着公司投资的半导体以及新经济领域投资正逐步进入收获期,未来有望持续产生较好的投资回报。

截至目前,除了晶合集成项目,公司投资组合中的多个标的上市进程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中润光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2025年3月)

昂瑞微申请科创板上市获上交所受理(2025年3月)

先导电科与上市公司光智科技推进并购重组(2024年10月)

上海超硅已经完成上市辅导工作(2025年3月)

芯耀辉处于上市辅导备案阶段

广州粤芯处于上市辅导备案阶段

盛合晶微处于上市辅导备案阶段

公司的投资标的组合在半导体领域展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基本涵盖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设计EDA软件、晶圆代工、封装测试、材料、IP、射频、功率器件、感知芯片、光学检测等多个领域。除了半导体领域后,据上峰水泥披露的信息,公司还投资了先导电科、中润光能、昆宇电源、金美新材等知名的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企业。

新规划(2025-2029):双轮驱动,培育第二成长曲线新业务

(一)未来三年分红规划

根据上峰水泥未来三年分红规划,2024至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金额原则上不低于4亿元,且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35%。若按最低标准计算,三年累计分红将超12亿元。

据上峰水泥公告显示,2024年度分红计划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亿元(含税),占本年度归母净利润的95.73%,按公告日股价计算,股息率达7.54%,排名行业第一,A股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上峰水泥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1次,现金分红达到38.19亿元,为股东提供了丰厚的回报。

(二)新五年战略规划

根据最新发布的新五年(2025—2029)战略发展规划,上峰水泥将从一主两翼向双轮驱动过渡,当前阶段将加大股权投资业务的投入积累,形成新的资本发展平台,营造建材材料产业链与股权投资业务链双轮驱动、齐头并进、互补平衡的业务格局。

最终通过五年左右的积累和发展,力争培育出支撑上峰第二成长曲线的新业务,形成建筑材料基石类业务、股权投资资本型业务、新质材料增长型业务“三驾马车”协同协调、资源共享,稳固发展的总体格局。

(三)业务三驾马车

建筑材料基石类业务:未来五年,上峰水泥将继续巩固和提升在水泥、熟料、骨料等核心产品的生产、技术、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能力。预计到2029年,熟料年总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水泥3000万吨、骨料4000万吨、商混500万方,新增碳酸钙等建材延伸升级产品产能。公司将继续推进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巩固区域龙头地位。

股权投资资本型业务:公司计划从财务投资及项目并购两类业务入手,储备30亿元以上权益资产。随着股权投资进入收获期,预计将带来更为显著的估值增值。公司将继续关注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投资机会,通过投资组合的优化,提升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新质材料增长型业务:公司将加深对硅基、钙基、碳基等新材料产业的认知与布局,为未来转型升级开辟新的想象空间。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资源整合,公司将逐步构建起涵盖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从2024年的年报中看到,一主两翼的利润贡献比约为6:2:2左右,公司已经从单一的建材水泥生产商进化到“产业+资本”的复合型企业,主业链的比较优势保持相对突出,能够持续在行业下行的周期里保持稳健;投资业务方向明确,赛道聚焦,投资组合已经展现出未来前景。根据公司预估,当下监管层鼓励资本市场产业并购,如果上峰水泥能够成功把握这次转型升级机遇,切入符合其基因的新质材料赛道,五年内再造一个上峰也不是没有可能。(CIS)

校对:廖胜超

责任编辑: 何予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