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技术突破脑机接口迎来产业化曙光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李兴彩2025-05-14 07:41

四川省出台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创业公司傲意科技获得近亿元融资,最新的案例中受试者已经可以用意念玩游戏……近日,脑机接口领域好消息接二连三。

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及上海、北京、四川、湖北等地,均出台了针对脑机接口的政策。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引导下,脑机接口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麦肯锡预计,2030年至2040年,全球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从400亿美元增至1450亿美元。

技术突破提速 产业呈三大趋势

5月8日,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阶梯医疗”)的科学家们在媒体沟通会上展示了一段视频,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其脑机接口受试者已可以通过意念控制玩“马里奥赛车”游戏。

阶梯医疗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注册前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公司也成为继马斯克的Neuralink之后全球第二家进入临床阶段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注册前试验是指医疗器械完成研发后、正式提交注册申请(NMPA)之前的全链条验证阶段,需严格遵循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数据直接用于行政审批,而非纯学术研究。这意味着,该项技术创新可满足产业化的监管要求。

“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毫不为过。”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近日在演讲中表示,得益于微纳传感器、微电子、芯片、材料科学、算法和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脑机接口已逐步演变为一项具有深远潜力的技术革新,悄然改变着我们对人类大脑与机器交互的认知。

2024年,脑虎科技联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接连完成了两例临床试验,受试者分别实现了智能家居和智能轮椅的“脑控”、142个常用汉语音节下71%的解码准确率且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ms。

“一是从运动控制到语言解码,二是从低通量到高通量,三是从单脑区到多脑区。”展望产业发展的趋势,陶虎表示,运动控制相对简单,但语言涉及的神经编解码机制更复杂,涉及的脑区也更多;而人类大脑有近1000亿个神经元,现在临床上最多只能同时采集1000个通道的信号,如何提高信号采集的通量和效率,是重要研究方向。

政策引导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速

5月1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印发《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提出到2030年,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包括开展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3000例/年,脑机接口技术产品服务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药物及数字成瘾疾病患者超10万人次/年,康复设备应用超2万人次/年。

2025年以来,国家和多个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政策,扶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今年3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专门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备受市场关注。

今年1月,北京印发了《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

3月底,湖北率先落地国家医保局指南,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市场认为,此举打通了脑机接口在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马斯克认为,脑机接口的价格有望像智能手机一般,让大众可以承受。他在2024年底提到,脑机接口量产后设备本身价格约为5000美元至1万美元,大规模量产后则可能为1000美元至2000美元,最终全部手术的价格有望控制在5000美元左右,与激光近视手术的价格相当。

A股公司布局忙 康复领域应用被看好

“三博脑科密切关注脑机接口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前期对国内一些具有前瞻技术和核心优势的脑机接口及脑科学创新公司进行了考察和技术交流,目前正在洽谈合作事宜;此外,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设立脑科学创新基金。”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三博脑科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胡卫卫透露。

近期,爱朋医疗、诚益通、创新医疗、中科信息、翔宇医疗等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了其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布局及进展,康复领域则是众多公司看好的赛道之一。

爱朋医疗5月13日披露,公司控股的朋睿脑科学正在开发专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人群设计的多模态ADHD行为训练系统,该系统可帮助儿童逐步改善多动及注意缺陷行为,提升专注力。该项目正在注册审评阶段。

创新医疗披露,参股公司博灵脑机针对中风偏瘫患者开发的C端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陆续实现上市销售;B端产品(上肢外骨骼康复训练系统)已正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医院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若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二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工作。

在陶虎看来,脑机接口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大脑疾病的诊治,这是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而赋予人类前所未有的能力,比如拥有更多肢体、实现遥感和遥控,则是产业发展的第二里程碑。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