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董事长曾毓群今年有点忙。
2025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夕,这位掌舵人亲临新品发布会,向全球市场推介钠离子电池及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等新产品。
曾毓群彼时强调,“宁德时代不希望被定义为电池制造者,我们更愿意把自己称作是新能源行业的开拓者。”
在2025年这个关键战略节点,这家万亿市值的行业巨擘正多线并举:力推换电模式商业化落地商乘并举、电网级储能以及零碳生态布局。
然而,隐忧如影随形。市场份额被压缩、营收收窄及部分海外市场政策风险,正考验着这家中国新能源标杆企业的战略定力。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正在全力推进“资本大事”——赴港二次上市。
5月12日,宁德时代披露发行阶段董事会公告及刊登注册招股书,宣布正式启动国际配售簿记,预计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多元基石投资者入座
在5月20日这一预计的最早挂牌日,“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的背后,是宁德时代与时间赛跑的佐证。
“我们不是在和同行竞争,而是在与时间赛跑。”曾毓群在2025年博鳌论坛上提到,这亦是宁德时代眼下处境的真实写照。
从首次递表港交所到预计的最快上市日,仅仅不到100天。从2月1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A1申请文件,到3月25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创近年境外发行备案最快纪录。
“闪电闯关”港股的同时,宁德时代的定价也接近A股高位。
根据公告,宁德时代此次港股IPO的发行价格区间上限为每股263港元,接近5月8日的A股收盘价,属于高位定价。
如此高位定价,仍吸引了众多基石投资者。
据披露,参与本次港股IPO的基石认购的投资者包括中石化、KIA(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UBS(瑞银)资管、Oaktree(橡树资本)、Mirae(未来资产)、RBC(加拿大皇家银行)、太保、泰康、博裕、景林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本次发行已吸引包括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市场化机构在内的“全明星”阵容,按发行价格上限每股263港元计算,最高将达203.71亿港元认购。
券商分析师认为,在当前环境下,宁德时代仍实现接近A股价格的高位定价、超200亿港元的基石投资者认购,及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上市流程,意味着全球投资者对于宁德时代及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价值认可。
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不仅为了拓宽公司融资渠道,同时也是其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目前,宁德时代在全球拥有13个生产基地。2024年,宁德时代海外收入占比超三成,已在海外布局多个电池工厂,从而满足海外主机厂商“就近配套”的需求。
截至2025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在手货币资金超3200亿元。尽管表面“不差钱”,但事实上,由于海外建厂及运营需大量欧元、美元等外汇储备,赴港二次上市将为其提供及时的国际化资金支持。
按照此前公告,本次募资所得的90%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宁德时代称,借助国际资本的力量,公司有望加强与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加速推动业务拓展和技术革新。
H股上市有利价值重估?
宁德时代本次港股IPO的发行价格上限为每股263港元,预计募资307亿港元。若行使15%超额配售权,可能扩大至353亿港元,将超过快手和美的在港上市的募资规模。
长江证券认为,宁德时代的H股发行将体现其全球影响力,且在外资定价体系下,有望牵引A股估值修复。
当前环境下,宁德时代在港上市的高位定价,体现了公司对于股价的信心。
为何宁德时代H股上市窗口值得重视?
长江证券认为,作为锂电龙头,宁德时代的基本面始终稳固,但近两年估值始终处于15倍附近的低位,主要是A股流动性所致。
从基金持仓看,2025年第一季度末,宁德时代的基金持仓市值高达1468亿元,连续4个季度是A股公募第一大重仓股,这也使得A股市场流动性对公司股价影响加大。
宁德时代在H股发行规模预计将在350亿港元左右,对应股本约3%,且考虑基石投资人和配售的长期资金,流通市值预计仅百亿港元左右;当前港股市场流动性充裕,全球资金对优质龙头的配置需求旺盛,有望呈现流动性溢价。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日期的确定性,已对估值带来正面影响。公司近20个交易日的A股涨幅超过24%,显示资本市场的预期修正已然启动。
对比同行业公司,2024年,宁德时代营收达3620亿元,虽较上一年营收有所收窄,但远超动力电池的重要玩家中创新航(3931.HK)与亿纬锂能(300014.WZ)之和。其2024年高达552.95亿元的净利润,是后两者之和的近6倍。
若以当前A股市值1.03万亿元估算,在港股上市后宁德时代有望跻身港股科技股市值前十,并将助力其成为外资配置新能源赛道的核心标的。
横向比较看,在全球市场宁德时代可比的锂电公司是LG新能源,其最新市值折合约3895亿元,为宁德时代A股市值的37%,但LG新能源的出货仅是宁德时代的25%左右,差距不小。具体来看,LG新能源在2025年一季度的营业利润相当于约19.9亿元人民币,若剔除美国IRA补贴,实际为-4.4亿元。这或表明宁德时代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长江证券认为,从基本面来看,在短期的维度,市场对宁德时代的分歧之一是其美国(风险)敞口,但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报表看,公司已经将美国敞口降至个位数的水平,年内通过库存确收,以及2026年通过海外产能市场,美国敞口能够平稳过渡。
该券商表示,在行业β弱化阶段,企业α属性愈发凸显。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加速、国内商用车电动化提速、新兴市场储能需求爆发,均为宁德时代构筑差异化增长极。
零碳运营商加码盈利想象
从中长期的维度看,宁德时代的价值重估有望向新能源综合服务商蜕变,而这些业务价值尚未在当前市值中体现。
例如,宁德时代在商用车及乘用车领域推广换电模式,有望进一步提升在电动车领域的市场占有份额,具有“电池银行”属性的换电站未来运营亦有盈利想象空间。
在数据中心和零碳电网储能方面,得益于高壁垒,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价值量、盈利能力均有超预期空间。
在今年3月的投资者互动活动中,宁德时代管理层表示,澳洲、中东的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较大,由于数据中心电力消耗较大且需要稳定电力,因此对于储能电池的质量要求较高,是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从目前趋势看,数据中心配储的量也越来越大,例如公司阿联酋项目已达到19GWh的规模,而目前只是刚开始。
5月7日,宁德时代在德国慕尼黑电池储能展发布了其堆叠式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 Stack,这是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在低空和机器人电池方面,宁德时代正持续推进的凝聚态电池,固态及其他新技术,在高溢价市场有望带来增量。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20.13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0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综合毛利率达24.4%,环比持续攀升。
在回购、分红等维度,宁德时代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近600亿元,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分红率达50%。于2025年4月启动最高80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截至4月30日已回购15.5亿元。
此次宁德时代“闪电闯关”,或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活力,当全球资本的目光聚焦东方,这家中国新能源领军企业能否获得价值重塑,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