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间,招商证券又官宣了一位高管的离任。该公司副总裁张浩川因个人原因,于当天离任,且已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做好工作交接。招商证券董事会也向张浩川在职期间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
3年前,张浩川从招商证券长达半年的全球公开招聘中脱颖而出,被聘为副总裁并分管资管业务。然而在此之后,受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资管行业普遍承压,张浩川任期内招商资管业绩也略有下滑,但整体平稳。
分管资管副总裁离职
时间回到2021年11月,招商证券原副总裁邓晓力因年龄原因辞任,其在任期间分管的包括资管业务在内的多个业务板块急需新高管接棒。于是招商局很快发布公告,公开招聘分管资管业务副总裁。在经过半年的紧张遴选后,原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投资官张浩川最终被选中担任副总裁。
简历显示,张浩川出生于1972年8月,现年53岁。曾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士学位,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金融工程硕士学位。
他有着在国际知名投行和国内资管机构的丰富从业经验。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张浩川担任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投资官,2015年12月至2019年10月担任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还曾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雷曼兄弟/野村证券国际量化组合策略部高级经理。
在招商证券任期内,张浩川较为低调。目前公开资料中,尚未发现张浩川以招商证券副总裁名义出席公开活动或接受媒体采访。但事实上,招商证券应当对张浩川入职之后的表现颇为满意——2024年12月30日,张浩川与刘锐、刘杰一同被招商证券续聘为副总裁。
目前,随着吴宗敏到龄退休、张浩川辞职,招商证券高管团队中目前仅有6人,亟待新鲜血液补充。其中,董事长霍达兼任首席信息官并代行总裁职务,副总裁刘杰兼任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刘锐、刘波为副总裁,赵兴担任首席风险官及合规总监,赵斌担任党委副书记。
招商资管在管规模2674亿元
招商证券通过全资子公司招商资管开展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招商资管总资产59.58亿元,净资产55.93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为2673.92亿元。2024年,招商资管共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净利润2.79亿元。
招商证券表示,2024年,招商资管全面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推进投研团队建设和管理机制的完善,积极推动产品发行和定制能力提升,加强跨境业务布局,不断丰富产品谱系,并大力拓展机构客户。
2024年4月,招商资管正式获准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成功发行“北证50成份指数”和“智达量化选股”2只权益公募基金产品。受益于集合资管计划收入增长,2024年招商资管业务净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2.82%。
从2024年年底数据来看,招商资管仍以集合资管计划为主,管理规模为1265.62亿元,同比增加9.87%。这一块的资管业务净收入也有5.44亿元,对总资管业务净收入的贡献比例接近四分之三,同比也增加了约3400万元。同时,单一资管计划和专项资管计划的管理规模分别为758.72亿元、648.53亿元,分别同比减少29.16%和10.62%,显示其产品结构正在进行调整。
“招商资管将致力于打造有券商特色、公私募并举发展的稳健型券商资管机构,持续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券商资管在资产创设、产品定制、客户渠道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招商证券表示,未来将聚焦提升主动管理投资能力,构建具有资管特色的投研体系架构,打造完善的私募产品线,同时深化公募基金产品申报发行和营销工作,推动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
解读后续重点业务规划
日前,招商证券发布最新一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就多项重要业务进行了解读和展望,具体如下:
其中在投行业务方面,招商证券表示,将把发展科技金融与建设现代投行结合起来,依托“三投”联动,深耕科技赛道,在芯片等产业形成差异化业务能力和业务特色,助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022年—2024年,公司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股权融资金额439.48亿元。
深耕细作“数智科技、绿色科技、生命科技”三条赛道,扩大TMT、新能源等投行优势业务的服务半径,加快生命科技等业务布局与能力建设,拓展交通科技、农业科技两条特色赛道。持续深化与招商银行及集团成员单位的全方位协同,深入挖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IPO、并购重组等业务机会。
“公司将生成式AI能力建设作为2024—2028年战略周期的核心关键任务,全面打造‘AI证券公司’”。招商证券表示,将持续加大AI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23—2025三年投入不少于1.5亿元;“产品—研发—业务”一体化联动,引入AI产品经理和AI开发工程师的BP机制,建设智能升级、敏捷专业的组织架构,提升公司AI人才含量,保障大模型技术在各业务领域高效落地。
国际业务方面,招商证券坚持跨境融合发展导向,采取“短期聚焦、中长期布局”的节奏推进,以做大香港市场为第一曲线,做强国际市场为第二曲线。短期聚焦香港业务基础,从数字化转型、客群经营、专业能力建设三个维度夯实根基。在海外布局上采取差异化策略,推动韩国子公司业务多元化,探索切入东南亚市场。中长期将着力挖掘香港“桥头堡”辐射效应,继续坚持轻资产模式和数字科技驱动,聚焦客户需求推进国际市场合作网络建设,用差异化打法和多元化服务提升国际竞争力。
校对: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