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释放,“即买即退”离境退税便利提升,中国移动支付服务持续升级,2025年“五一”假期,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行和消费,来华扫货“买买买”成为跨境旅行新趋势。
外国游客用移动支付在境内消费。支付宝供图
多个平台数据显示,外国人来华消费同比翻番。其中,2025年“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外籍用户在境内用微信支付消费的笔数、金额同比都增长近2倍。2025年“五一”假期(2025年5月1日至5日),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4.86%、128.04%。
境外人员来华消费同比翻番
今年“五一”假期出入境旅游火爆!5月6日,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17.9万人次,较去年“五一”假期增长28.7%,单日出入境通关最高峰出现在5月3日,达229.7万人次。
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577.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2%;港澳台居民出入境400.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7.1%;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3.1%。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7%。共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45.6万架(艘、列、辆)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8.1%。
出入境旅游的火爆带动消费增长。支付宝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80%。微信支付外卡数据显示,外籍用户在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境内消费笔数、金额同比都增长近2倍,港人北上到内地消费的笔数、金额与去年假期相比也实现翻番。
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2025年5月1日至5日),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34.39亿笔、金额7.64万亿元,较去年“五一”假期(2024年5月1日至5日)分别增长20.49%、3.21%。其中,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4.86%、128.04%。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发布的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节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为外国人来华消费提供便利。在今年“五一”假期入境的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达到3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7%。上海市披露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日期间,全市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退税额同比增长1.3倍。
支付便利化驱动消费增长
出入境消费增长离不开近年来持续推动的境内外移动支付的互联互通,以及支付便利化举措。为便利来华人员移动支付,支付机构整体提供“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两大服务,帮助境外游客用“家乡钱包”就能便捷支付。
目前,全球游客来中国,可用支付宝“外卡内绑”和Alipay+跨境服务“外包内用”两种办法便利消费,其中后者为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钱包用户,来华可直接用自己熟悉的家乡钱包扫码支付。“五一”假期数据显示,当前入境消费购买力最强的TOP5境外钱包,依次为:中国香港的AlipayHK、马来西亚的Touch'n Go eWallet、哈萨克斯坦的Kaspi.kz、中国澳门的MPay、泰国的TrueMoney。
微信支付则是加大了微信支付与WeChat港币钱包的推广,便利港人北上消费,也帮助内地游客赴港消费。WeChat港币钱包数据显示,港人北上到内地消费笔数、金额同比去年假期均实现翻倍,新茶饮、新潮玩消费持续火热。香港用户使用WeChat港币钱包便捷地预定跨境高铁票、内地城市酒店和景区门票。今年“五一”假期,内地居民使用微信支付在香港乘坐的士的消费同比增长643%。
此外,支付宝在今年“五一”前发布“畅游中国服务计划”,通过“碰一下”支付等系列新服务,全面提升入境游客的游玩、购物、退税等体验,助力“China Travel”转化为消费热潮。“五一”假期前三天,来自54个240小时过境免签国家的外国人通过支付宝“碰一下”消费金额相比4月同期增长近50%。
“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足够好用,没想到这么快又普及了一种新支付方式,非常符合我的使用习惯,中国式微创新的速度让我惊讶。”第一次逛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西班牙留学生小米(Mikhail)表示,2024年刚来中国学会扫一下支付,现在已经流行“碰一下”支付了。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记者表示,“五一”假期支付数据增长表现十分亮眼,交易笔数、交易金额等重点指标均有显著增长,跨境支付也同比大增,一方面反映“五一”小长假旺盛的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支付优化的前期工作积累基础之上,支付工具的优化体验与高质量发展有力带动了消费增长。
苏筱芮建议,相关支付机构应抓住跨境支付、“家乡钱包”存在的发展潜力,研判跨境、家乡场景的重点支付场景,推动更多国家、地区民众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消费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