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生理摘U后首份成绩单亮眼,三款自主研发产品已进入“绿色通道”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5-05 15:30

近日,微电生理(688351.SH)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亮出摘U后首张业绩成绩单。今年一季度,微电生理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6.77%;归母净利润1787.05万元,同比增长328.63%;归母扣非后净利润也实现正盈利至1256.03万元。作为国内电生理龙头,公司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展现出极佳的业绩韧性和发展潜力。

微电生理PFA完成商业化落子,三款产品进入“绿色通道”

截至2024年,微电生理已围绕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形成30余款已取得注册证的产品,三维消融系列产品自上市以来累计手术量超过70000例。

2025年,微电生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正在加速产品管线的布局与突破,并在电生理领域实现“冰、火、电、磁”产品管线全面商业化。尤其是在今年4月1日,其参股公司商阳医疗PFA产品获批后,微电生理便已补齐三大能量平台商业化版图中最后一块“电”拼图;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也已进入国家药监局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目前已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获批。

不仅如此,继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和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进入“绿色通道”后,4月10日,微电生理宣布,EasyEcho™心腔内超声导管也正式进入“绿色通道”。至此,公司已有累计8款自主研发产品通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进入“绿色通道”,其中3款正在审批当中,5款已获批。标志着公司在电生理领域布局进一步完善,技术实力再上台阶,再次印证了其在电生理医疗器械领域的硬核实力。

此次新晋绿色通道的EasyEcho™一次性使用心腔内超声成像导管(以下简称“EasyEcho™心腔内超声导管”),是微电生理在高端介入影像领域的重要创新产品。心腔内超声(ice)技术是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前沿突破技术,通过微型超声换能器经外周血管进入心腔,实现无辐射、实时、持续的高质量成像。微电生理的EasyEcho™产品具有三维超声定位功能,配合超声成像设备与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使用于心脏介入术时,能够在获取高清心内结构与其它器械影像的同时获取对应的三维位置,进而实现手术的精确可视化,帮助术者更准确地判断治疗效果,提升手术安全性。

2025年持续拓展全球商业化,打开成长空间

将研发产品成功商业化应用是硬科技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循环的命门,而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市场拓展,也正为微电生理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作为技术密集型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赛道之一,心脏电生理市场正迎来加速放量期。近年来,随着房颤、室上速等疾病患者数量增长,以及心脏电生理手术临床优势不断验证,叠加国内医生操作经验的逐步积累,中国心脏电生理手术的渗透率和可及性正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7.3亿元,行业空间广阔。与此同时,伴随PFA技术引发行业格局变幻下,电生理治疗领域正处于快速变革和扩容的重要窗口期。海通证券表示,参考日本市场渗透率情况,预计我国PFA市场空间可达百亿元。

除了已获批的脉冲消融设备及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微电生理表示,2025年公司将完成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心腔内超声导管项目的注册递交,着力推进肾动脉消融等临床项目,同时加快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脉冲消融产品技术迭代进度。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微电生理的不断突破,高壁垒创新产品的持续商业化落地,未来新产品或许有望与现有心脏介入产品形成产品套组,打破单件或配套采购的局限,向组套化模式演进。这不仅将增强医院端采购黏性,也有望帮助其在三维电生理市场中进一步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力,扩展更为广阔的市场份额。

另外,微电生理也正在不断实现产品国际化。2024年,微电生理三维手术已覆盖21个国家,其中,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海外手术量超过1000例,新增阿根廷、泰国、巴西、瑞士、法国等15个国家首批临床应用。

近期,微电生理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冷冻标测导管及冷冻消融设备已于今年一季度获欧盟CE认证,冷冻球囊消融导管CE认证申请也在积极推进中,预计全套冷冻系列产品于年中可获得CE认证;公司自主研发的磁导航射频消融导管、高密度标测导管预计今年都可以获得欧盟CE认证。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5年全球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44.91亿美元,2032年则可能进一步提升至324.50亿美元。

在心脏电生理快速发展的赛道上,这家科创板“硬科技”医疗器械企业正加速驶入新一轮成长期。(CIS)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