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上天泉”冠名播出的《Hi,老板》,最新一期约到了瑞德林董事长刘建。38岁那年,他的事业因为重病按下暂停键。病愈后,带着对生命的全新敬畏,刘建选择创业,用6年的时间,带领瑞德林穿越死亡谷,让公司成为合成生物领域的佼佼者。
点击观看视频:瑞德林刘建:重病之后,开启全新人生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更多内容请关注“证券时报”官方视频号、抖音号《Hi,老板》专辑。
凌晨5点钟: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
于德江:今天真的起好早,为什么要来这么早?
刘建:给自己独立的思考空间。有的时候,会做做企业的复盘、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些复盘,也会去看一些书,每天早上的这两个多小时。其实对我个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人生转折:重病背后的思考
于德江:2002年在兰大毕业之后,就来到了深圳,在一家药企工作,一路也做到了高层,什么原因要毅然决然地去辞职创业?
刘建:其实我是喜欢挑战的人,在上市公司,我也负责过一个公司,我们当初花十多个亿,收了一家公司。我做总经理来做投后管理,它的企业在西北。相对来说,管理比较落后,把这样的一个企业,融入到这种相对来说节奏比较快、管理要求比较高的一个体系,其实难度很大,所以那时候压力也大、应酬也多,加上作息不规律、睡眠的时间不够,所以后来到了2015年、2016年的时候就生病了,做了两次大手术。
于德江:你那会是多大年纪?
刘建:38岁左右。
于德江:38岁的年龄突然因为重病,中断了自己在事业上的这个进程,当时的焦虑,我觉得是可想而知的。
刘建:我天性比较乐观,对生死看得比较开。
于德江:已经到生死这个维度了吗?
刘建:当然,那叫恶性癌症。
于德江:都已经下病危通知书了。
刘建:那好几次了。我还好,家人比我焦虑。
黄明汝(刘建妻子):我记得好清楚,2016年6月6号。医院给他发信息,怀疑颌下腺囊性癌,要我们立马送到广州中山医院。当天就安排就会诊,确定是!那两天连水都喝不进去,他睡着我也不敢动,枕头都哭湿了。第二个医院又再确诊以后,立马回去拿行李,就又去广州住院,去做手术。后来搞了8个小时才出来。那个时候真的只要他能够活下来,哪怕以后不工作了、不赚钱了,只要我每天回来的时候。他能够在陪小孩,我就行了。
于德江:平静一下,我也有点受不了这个事情,还好都过来了。而且恢复得也比较好,现在也没有什么影响。
刘建:其实我天性比较乐观,对生死看得比较开。人生长与短,关键是你自己的感受。假设人生百年,什么样的过法、活法,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可能普通人过了一辈子都没有理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想做成什么样子?自己这一生是否如自己所想,还是为别人而活?
所以我觉得特别感谢那半年时间,我把很多事情能够想得很明白。
于德江:恢复之后,跟他生病之前的这种前后变化大吗?
黄明汝:大。以前我和他在一起,他从来没吃过醋。他生病了以后,他吃我的醋了。有一次早上突然惊醒来,他说他梦见我跟别的男人跑了,我就是感觉到他有醋意了,我说这样挺好。
于德江:结婚20年,感情迸发出来的,也是非常地令人感动。后面他进入到这个创业初期,其实也是蛮艰难的,因为这个时期纯投入。前期有一段时间,是全靠您这边的工资性收入。您最初支持他创业吗?
黄明汝:支持呀,只要他开心做啥,我就支持他。他的命都保住了,我对其他就看得很淡了。
创业征程:从困境到崛起的奋斗之路
刘建:READLINE是共生成长的意思,这是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叫成就客户、共生成长、拥抱变化、长期奋斗。
于德江:我们公司现在有多少人?
刘建:现在有400多人。这是实验室。主要是做一些生物实验、做一些检测。
于德江:向外界推荐的时候或者是介绍的时候,你会怎么给他介绍合成生物?
刘建:合成生物是我们人类获取物质能量的第三代技术,模拟自然界生产我们要的产品的一个方式。它用细胞来培养、来生产。
于德江:这些东西是供应到哪里了?
刘建:像药品、营养品、护肤品、医美,还有宠物和动保领域。
于德江:2018年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还是比较艰难的。大家把所有的身家投进来,工资每个月只领3000块的那种状态,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刘建:创业早期,虽然可能公司很快断粮了,大家掏自己的钱是有压力,但是压力是那一刻,你知道吗?绝大多数环境,都是大家很happy地在创业。
于德江:我看您之前接受采访提到了一个叫“死亡谷”的阶段。
刘建:其实2018年、2019年我们都经历过这种资金枯竭的情况。
于德江:几位创始人,包括您自己往里面投了多少钱?
刘建:前前后后,我自己投了接近200万吧。公司有钱了再还给我,免息借给公司。如果公司没有了,那这个钱也就没了。
于德江:当时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刘建:还好。其实联合创始人团队是大家一起,我一个人可能影响到了家庭,我们一起来面对,可能就对家庭的生活不会有影响。能够在创业的前三年没有“挂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实行的是符合创业公司的一种打法。在早期的那三年,我们的一二十号人,那就跟一家人一样,只要是能捆住我们手脚的事情,我们都是要去掉的。
于德江:那个时候就很能打了。
刘建:对,除了规范的财务制度以外,剩下的都是灵活的,所以创业早期,其实是人生创业路上最快乐的时候。越往后,其实你负载的东西越多,涉及的面越广、压力就大,所以其实这么多元的东西,就像自由自在的一只小鸟,小的时候是飞不远,你长大了,能飞得远了,但是有了笼子,有了束缚。
于德江:现在其实刘总这边的创业,基本上也在一个比较好的发展轨道上。那我们有没有设想以后家庭、工作会有什么样的一个图景?
黄明汝:有想过,其实也就是希望他能干得开心。他说要干到80岁,我说你干到80岁,那我花钱花得好费力呀。基本上,我也不买名牌的东西。以后他真的哪天变得很有钱了,我说那我们就做点慈善,因为我们家乡还很穷,他们的家乡也还很穷,先从自己的家乡,故乡开始。
于德江:刘总呢,未来的畅想?
刘建:我当初给她说我要干到80岁,干五家上市公司,这才是第一家,所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因为我是属于一个事业型的,我喜欢做实验、做企业,这个是我的一个乐趣。
对家庭来说,我一直理念就是,父母过自己的人生、我们过我们的人生、小孩会有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一般不会施加给父母有要求,也不会施加给儿女有要求,他们自己过好他们自己就好。
校对: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