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洛耐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筹码持续集中,科技研发赋能生产力,国际化业务取得明显进展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数新2025-04-29 21:47

4月28日晚间,中钢洛耐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88亿元,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公司一季报业绩明显向好,实现营业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增长117%,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增加,期间费用下降所致。财报发布后次日,中钢洛耐明显上涨,盘中最高涨幅达到4.36%。

根据公司一季报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共有1.56万户股东,较上期减少3.06%;公司已连续5个季度股东户数持续下降,代表筹码持续集中。目前公司股价已处于相对低位,股东户数下降多为主力吸筹信号。

image.png

中钢洛耐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对生产力的赋能,立足产销研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加快构建“研发中心+产线研发”两条线研发体系,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建立“目标导向、权责明确、动态考核” 的科研管理体系,通过《专利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奖励管理办法》等,打通“研发—转化—激励”闭环。公司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2024年推动12相技术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此外还有技术委员会、“揭榜挂帅”等制度创新,不仅释放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潜力,更将企业创新从“单点突破”升级为“系统推进”,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公司2024年研发支出合计1.2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78%,较2023年的5.42%有所提升,已连续3年研发支出占比超5%。公司研发成果丰富,2024年,围绕公司核心技术及主要产品,新增申请专利114项,新增授权专利74项。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11项,有效授权专利582项。

公司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薄带连铸用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布流器开发及应用”项目,研制出新型氧化物——石墨材料,为我国钢铁行业薄带连铸技术推广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基础材料;自主研发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核心设备用耐火材料国产化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耐火材料的完全自主创新,在中核组建的国内首套中间试验炉进行整体炉衬配置应用。

中钢洛耐国际化步伐持续加快,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参与国内外行业相关展会,产品品质得到了中国宝武、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大型客户的广泛认可,同时产品出口至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巴西等美洲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和地区。

2024年,印度、俄罗斯等国际市场业务取得新进展,国际业务销售额同比提升,同时取得国际市场玻璃窑用产品销售新突破;工程服务业务稳步推进,公司在印尼承建的第100个镍铁回转窑耐材工程顺利竣工交付,标志着公司在世界镍铁耐材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公司核心业务是中高端耐火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耐火材料是高温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材料,为冶金、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全球耐火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耐火材料市场规模达310亿美元,预计2023—2030年复合增长率约4.5%。

近年来,耐火材料行业处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陆续出台关于加强环保、安全监督的相关政策,设定多种门槛淘汰落后产能,为优势耐火材料企业集中市场资源提供了条件,高性能、绿色环保耐火材料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2024年,公司钢铁消耗性耐材市场拓展取得新成效,销售额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公司在经营计划中表示,2025年将以加快向钢铁消耗性耐材转型为重点,全力推进全系列产品“材料+工程+服务”耐材管家模式,以科技创新、变革调整、降本增效、市场拓展为主线,推进全员降本、全员创新、全员营销,加快构建产销研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开启中钢洛耐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公司品牌优势显著,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是耐火材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者、制定者。公司作为国有大型耐火材料生产企业,掌握中高端耐火材料核心技术,在国际、国内高温工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声誉,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转型升级。

校对:冉燕青

责任编辑: 何予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