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如何吸引更多耐心资本?这场论坛上业界给出了答案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志2025-04-25 15:01

投融资状况,关系着影视行业的未来发展。4月24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投融资论坛成功举办,围绕如何挖掘电影投融资领域潜藏新价值,吸引更多耐心资本等话题,业内展开了探讨。 

近年来,电影行业发生深刻变革。新的文娱消费形式不断崛起,观众消费习惯悄然转移。同时,观众对内容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而市场产能逐渐收缩,为行业来带多重压力。在此背景下,电影市场如何实现破局备受关注。 

今年春节档,我国电影市场票房表现优异,带动市场显著回暖。论坛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肯定了今年春节档的票房佳绩,但他表示,电影市场不能是“一花之春”,而需是“百花齐放”,要关注多元类型影片。

饶曙光呼吁更多电影人发挥自身价值,鼓励更多耐心资本进入,依据市场、观众与投融资变化灵活完善,让投融资更高效,以抵御资本风险,达成多赢双赢局面。

长视频平台作为重要的内容制作方、播映方,对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叶宁在会上提到,爱奇艺始终把电影作为长期投资的领地。“爱奇艺一直致力于扶持年轻创作者。对观众群体的拉拢与客群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未来,爱奇艺要持续助力中小成本电影融资,共同培育电影行业的新生力量。”

叶宁也提到了春节档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他表示:“优秀的创作是不二法则、第一性原理,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本质原由。”

作为内容方代表,华强方特执行总裁、方特动漫总经理、《熊出没》总制片尚琳琳表示,不仅是平台经营,对于优秀内容的创作者来说,长线回收也是终极目标,而解法之一就是用IP系列开发吸引投资方。

华强方特出品的《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近年来基本以每年一部的节奏在春节档上映,并取得不俗票房成绩。

“凭借IP系列开发来吸引投资方,需要团队化、工业化的运作模式以及资本的耐心支持。”尚琳琳分享了《熊出没》系列的成功经验,即通过量身定制产品、遵循回报规律、合理布局产业链,持续给予资本信心。

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制片人蒋德富则表示:“电影是艺术,服务好投资方也是艺术,需综合考虑属地、投机心理、行业特性等属性来寻找融资指南。”蒋德富认为,要实现长线回收的关键还在于,电影人要拓宽全局视野和长效思维,学习借鉴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

“投融资本身具备属地性(在当地获取资金)、强类型(内容硬通货)、连续性(给投资方信心,捆绑投资)、前瞻性(除艺术表达外,融入新科技)等特性,要善于总结、利用特性。”蒋德富说。

会上,《中国电影投融资发展报告(2024)》同步发布,《中国电影投融资发展报告(2025)》的撰写工作也正式启动。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玉卿从五个维度对2024年电影投融资领域做出解读,即行业环境面临挑战,市场期待产能拉动;金融市场小幅回暖,影视板块压力加剧;资本重新审视试探,私募融资小幅提升;新质生产赛道细分,投资谨慎偏向早期;银企融资逐渐稳定,担保条件持续优化。

朱玉卿表示:“电影人仍在抵御市场波动,在行业低谷期也保持着稳定发展,这为未来的复苏和增长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范璐媛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