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间,苏能股份(600925)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82亿元,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1亿元,归母净利润2.02亿元。报告期内,面对行业周期性波动,公司全力稳生产、强管理,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自上市以来,公司始终秉持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的经营理念,2024年拟现金分红8.40亿元(含税),分红比例达60.67%,连续第三年保持50%以上的高分红水平。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货币资金59.61亿元,为后续分红与资本开支提供充足弹药。
作为江苏省属特大型能源上市企业,苏能股份在煤炭、火电及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以能源安全为基石、绿色转型为方向,展现出高质量发展潜能。
煤炭业务夯实经营基本盘
在“双碳”战略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体系正加速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作为基础性能源产业,煤炭行业在承担保障能源安全使命的同时,正经历能源革命带来的深度变革。面对国际能源格局动荡与国内能源体系重构的双重挑战,煤炭的能源供应“压舱石”的作用愈发凸显。国盛证券研报中指出,煤炭作为国内定价品种,其反而有望受益于我国稳增长、扩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加码。
在此背景下,苏能股份紧抓煤炭生产经营质效,产能释放成效显著。2024年,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1655.77万吨,同比增长21.32%;商品煤销量1657.56万吨,同比增长21.04%,销售收入达73.69亿元。公司通过优化生产调度,有效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巩固了经营基本盘。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资源储备迎来扩容,子公司百贯沟煤业成功竞得甘肃省崇信县百贯沟西部煤炭资源探矿权,目前矿区总规环评已获批,地质勘探工作稳步推进。此举有望进一步扩充公司优质资源储备,为中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火电业务打造未来盈利增长极
作为我国传统能源发电体系的重要支柱,火电在2024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火电实现63437.7亿千瓦时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7.36%,持续稳居电力供应首位。火电以不足50%的装机容量贡献了近70%的实际发电量,彰显其在能源安全供应中的战略地位,预计未来火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保持基础保障功能。
截至目前,公司在役火电装机规模为2,700MW,全年利用小时数保持高位。其中,沿海发电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2023年底投运后运行稳定,年利用小时数达4386.69小时,其余3台成熟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均超5000小时,凸显高效运营能力。
公司在建的苏能锡电2×1,000MW、苏能白音华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均系“蒙电送苏”配套电源点,服务于江苏电力市场。目前,苏能锡电项目进度超90%,预计2025年投产;白音华项目进度超20%,计划2026年投运。两项目突破大型褐煤发电关键技术,单位燃煤消耗水平行业领先,叠加江苏省高电价优势,投产后有望显著提升火电盈利能力。
新能源业务转型发展再提速
新能源赛道持续高景气,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风光发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3.58亿千瓦,占当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82.6%。截至2024年底,风光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14.1亿千瓦,历史性超越煤电装机规模。2024年,我国风电发电总量合计达1.83万亿千瓦时,与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基本持平,远超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亮眼数据不仅印证了新能源产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更充分彰显了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2024年,苏能股份逐绿向新,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版图。截至目前,公司在役新能源装机361MW,在建项目704MW,预计2026年总装机将突破2,200MW。光伏领域,垞城“渔光互补”、陕西麟游“农光互补”等总规模324MW项目已开工;风电方面,内蒙古正镶320MW项目稳步推进,现已开工建设。
储能成为新能源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公司200MW垞城电力储能、50MW睢宁储能项目分别于2024年5月、12月并网,正镶风电配套60MW储能项目同步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役及在建储能总容量达310MW,有效提升绿电消纳能力,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财报显示,苏能股份新能源业务持续释放强劲增长动能,核心经营指标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2024年,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1.15亿元,同比实现近4倍增长,毛利率达到59.11%;公司新能源发电量0.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71%,售电量2.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8.77%。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新能源业务收入0.54亿元,同比实现超9倍增长,毛利率高达59.41%;新能源发电量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06%,售电量0.84亿千瓦时,同比实现约6倍增长。新能源业务的规模扩张能力和盈利质量均在显著提升。
苏能股份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能源与资源双轮驱动的战略,能源板块深化煤炭、火电及新能源协同,资源板块加码锶矿、钛矿、锆矿等战略性矿产开发。公司还表示,将加快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高质量发展实效回馈股东信赖、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