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百态】 “流量=资产”的时代 已经到来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志高2025-04-25 06:45
(原标题:【世相百态】 “流量=资产”的时代 已经到来)

据媒体报道,广州互联网法院作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首次明确将微信公众号、网络店铺及流量等数字资源认定为受法律保护的虚拟财产。在这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案件中,一名员工因私自转链公众号文章导致公司流量受损,最终被法院判决赔偿10万元。这一判例不仅为数字权益保护划定了清晰的法律红线,更向全社会宣告:“虚拟财产=真实资产”的时代已经正式到来。

长期以来,虚拟资产的价值认定始终处于法律灰色地带。此次判决犹如一记法槌,彻底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法院在判决书中创造性地提出“流量是用户注意力的量化”这一论断,精准揭示了数字经济的本质特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的注意力已成为最具价值的稀缺资源。

这场判决背后折射出三个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其一,它首次在法律层面确立了新型数字财富的合法地位。当一场头部主播的直播能创造上亿销售额,当一个优质公众号可以实现稳定变现时,流量早已超越虚拟概念,成为具有真实市场价值的资本形态。其二,它重构了数字时代的产权逻辑体系。其三,它正在倒逼平台与用户关系的重新定义。那些由平台单方面制定、通过用户协议强制执行的虚拟物品权属规则,或将迎来根本性变革。

当然,新规落地也伴随着新的挑战。虚拟财产的价值评估体系如何建立?平台运营规则该如何调整优化?这些都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数字确权”的革命浪潮已势不可挡。纵观全球,从比特币的合法化到NFT的确权认证,各国都在积极构建适应数字文明的现代产权制度。中国司法机关此次率先为流量资产“正名”,既是对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及时回应,更是对未来产业布局的前瞻性规划。

站在更宏观的历史维度来看,虚拟财产确权的影响远不止于几起司法判例。它标志着人类文明正在建立一套全新的数字产权制度。就像当年专利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激发了技术创新活力一样,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的完善必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当内容创作者不再担心自己的创意成果被随意剽窃,当投资者能够准确评估数字资产的法律风险,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热情必将得到极大释放。

那看似普通的10万元赔偿金,其象征意义远超过实际金额。它是一个鲜明的信号,宣告着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正在法律层面逐渐消融。当司法机关正式认定“流量=资产”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在数字世界的每一个行为,可能都在创造着受法律保护的真实价值。

未来已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资产的形态将更加多元,其价值也将更加凸显。此次判决犹如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数字产权新时代的大门。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数字世界里,法律将继续扮演关键角色,为创新保驾护航,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正如知名法学专家所言:“这不是终点,而是数字文明法治化进程的全新起点。”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