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间,ST广物(600603)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公司能源物流业务稳健增长,转型成效渐显,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9亿元,其中能源物流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1亿元,同比增长112.43%。
资料显示,ST广物主营业务为能源物流、房地产及物流协同三个板块。
在ST广物能源物流板块,公司业务以红淖铁路为动脉,紧密围绕“一条通道,四个基地”的布局,在甘肃柳沟、甘肃明水、宁夏宁东、四川广元四大全国结构性煤炭缺口不断扩大的地区或疆煤出疆重点节点位置建设综合能源基地,辐射甘肃、四川、重庆、云南、宁夏、青海、河南、湖南、湖北及华北等地,构建起“上游资源集散+中游通道运营+下游市场覆盖”的全产业链闭环,通过“淡季存储+旺季保供”模式,将疆煤供应响应时间大幅缩短。且上述综合能源物流基地在运输网络中互为补充,改善运输结构,实现“公转铁”“散转集”无缝转换,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据介绍,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双重指引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呈现渐进式特征,煤炭供应格局正从“晋陕蒙核心区”向“西部增量区”转变。而新疆煤炭资源具有储量大、热值高、分布集中、煤层赋存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增产响应快等特点,依托“东联西出”战略区位,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保障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使命。
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煤炭产量达5.41亿吨,同比增17.5%,煤炭外运总量1.4亿吨,其中铁路运量首次超过9000万吨,达到9061万吨,同比激增50.2%。以红淖铁路为例,2024年度,红淖铁路累计运量2262万吨(含过货量),同比增长144.77%;已经投运的柳沟综合能源物流基地累计周转1389万吨,同比增长23.23%。同时,ST广物能源物流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8亿元,同比增长78.18%,归母净利润7.51亿元,同比增长112.43%。2024年度能源物流板块收入占比已达69.63%,较上年同期增加40.06个百分点,完成了ST广物向能源物流战略转型的深化目标。
为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根据《加快新疆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的实施方案》,国家给予新疆“十四五”新增产能1.6亿吨/年煤矿项目建设,由此将形成准东、哈密双亿吨级生产基地,该布局为铁路运输网络优化提供了新机遇。新疆铁路部门在媒体采访时表示,2025年,为稳步提升疆煤外运能力,尽全力保障疆煤外运,新疆铁路部门将通过优先保证运力、设计多式联运路径、提高运到时限等措施,全力保障疆煤外运,全年力争完成1亿吨煤炭外运任务。
但是,截至目前,新疆铁路“一主两翼”进出疆三大铁路通道中兰新铁路是目前的出疆主通道,短期运力紧张。两翼中,红淖铁路和将淖铁路是北翼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哈铁路连接内蒙古临河站—额济纳站—新疆哈密站,有较大的外运潜力。南翼通道指格库铁路,起自青海省格尔木市,终到新疆库尔勒市,是出入新疆的第三条铁路通道,主要服务南疆和国内西南地区的运输。
2025年初,经多方协同攻坚,ST广物红淖铁路与临哈铁路战略接轨,构建“疆煤外运”双通道格局,形成辐射宁夏、华北的能源保供新动脉。同步实施的淖毛湖站四股道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建成后将系统性提升铁路编组能力和运输效能,为未来运力释放提供坚实保障。
对于未来发展,ST广物在年报中表示,铁路作为支撑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工程,在国家“双碳”目标与物流降本增效政策驱动下,铁路行业在保障能源安全与支撑经济内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将持续强化,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发挥新疆自然资源优势,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的总体目标,依托一条能源黄金通道,抢抓新疆两大煤炭生产基地成为国内煤炭高质量发展保供的重要机遇,借助三大运输通道积极服务疆煤外运战略实施,利用四大综合能源物流基地实现新疆资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高效转化。
对于房地产业务,ST广物表示,将围绕尾盘去化为核心,探寻去化新模式,加快去化进程。(郑渝川)
校对:吕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