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创新医疗(002173)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陈海军先生、董事游向东先生、总裁马建建先生、独立董事姚航平先生、董事会秘书郭立丹女士出席会议,就公司2024年度经营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相关问题与投资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同时,公司还邀请了参股企业全诊医学董事长薛翀先生参加本次会议。
在致辞环节,董事长陈海军指出医疗服务行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石,需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公益责任。医保基金作为基础性行业资金支撑,其政策导向对行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前医保基金的支出呈现出“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鲜明特征,导致医院的盈利空间面临着诸多限制。因此公司正积极探求符合上市公司发展的道路,围绕“创新”二字,积极关注、主动把握新兴医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对医疗行业的提升机会,进而赋能公司传统医疗服务。
在介绍公司业务经营环节,公司总裁马建建提到受医保结算政策调整的影响,下属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水平与上年相比有所降低,导致医疗业务毛利率出现下滑。因此,虽然下属医院2024年的门诊量、住院量与上年相比均有所增长,但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公司目前下属有建华医院、康华医院、福恬医院和明珠医院四家医疗机构。为应对政策导致的市场变化,下属医院都在做出积极调整。其中包括特色科室发展、合作与资源共享、规范管理与持续改进、宣传与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和薪酬体系改进等方面。
在交流中,创新医疗表示,公司在推动下属医院提质增效、稳定运营的同时,近年来还结合医疗行业的变化趋势,紧扣“创新”主题,先后对与医疗业务相关的脑机接口(BCI)项目、人工智能(AI)医疗大模型项目进行了积极投资,以创新医疗技术赋能传统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博灵脑机和全诊医学的主要工作均能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创新医疗参股企业全诊医学董事长薛翀在交流中对全诊AI医疗大模型的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基础层、模型层、应用层、工具链部署方式,产品数据调用情况进行展开,并就全诊AI医疗大模型的预问诊模块、诊间听写模块、住院听写模块等应用功能进行了现场演示。针对与会嘉宾随机提出的患者自述,全诊医学大模型平均5秒内回答并整理完毕,生成病历和辅助决策内容,且基本准确完整。
据介绍,全诊医学目前以医院作为主要客群,并且全诊AI大模型已经具备了解决不同医疗场景下的疾病诊断建议、病案生成等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医生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2024年医院合作家数约60家,今年预估将增加约100家,处于医学大模型落地数量第一梯队。在不包括基层HIS业务收入的情况下,全诊AI医疗大模型2024年已产生收入440万元,2025年力争实现收入4000万元。
此外,2024年12月20日,全诊医学与杭州昇腾生态创新中心联合发布“全诊昇腾模型算力一体机”,支持医院从训练到推理的从零全流程实施;2025年3月,全诊医学成为华为认证级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关于脑机接口(BCI)项目进展,董事长助理马三光结合公司2024年报对博灵脑机的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截至目前,博灵脑机产品体系分为四个系列,分别为:主要面向医疗机构使用场景的上肢外骨骼主动康复训练系统(B端产品),主要面向偏瘫患者出院后居家日常使用场景的上肢运动功能辅助与增强系统(C端产品),手部主动康复训练系统(C端产品),神经信号采集装置。交流中,马三光还围绕产品具体功能、客户市场分析、产品在B端(医疗机构)和C端(消费者市场)的市场开发节奏、产品上市时间,以及产品的定价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答。
截至目前,博灵脑机B端产品已正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医院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公司表示,若相关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6上半年完成二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工作。博灵脑机C端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陆续实现上市销售。
关于未来发展,创新医疗表示,公司将在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医保管理,发挥供应链作用,以同步提升医院运营能力和效率。同时,公司将继续积极关注、主动把握新兴医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对医疗行业的提升机会,对先进技术的医疗应用、商业化落地方面作积极探索,并在投资项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方向、具备战略投资价值的基础上进行资本运作,充分挖掘技术进步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提升作用。(CIS)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