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暴涨,积存金起购门槛再上调!投资者还能上车吗?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李若菡2025-04-24 12:11

国际金价近日屡创新高,银行积存金投资门槛也水涨船高。

4月23日,中国银行月内二度上调积存金起投金额,调整后已至850元。《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业内最高起投门槛已达1000元,建行、农行等机构均在近期提示贵金属市场交易风险。

受访专家指出,尽管当前金价存在短期波动,但支撑黄金价格长期走强的核心逻辑未变。对于投资者而言,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投资积存,都需要坚持1年以上的周期,充分利用积存金“熨平成本”的特性来应对市场波动。

月内两度上调起购价

4月23日,中国银行再度调整了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对于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的,最小购买金额由750元调整为850元,追加购买金额维持200元整数倍不变。已在执行中的定投计划不受影响。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这已是中国银行月内第二次、年内第三次上调积存金投资门槛。今年2月10日和4月8日,中国银行曾两次做出调整,将积存金起投金额由650元提高到750元,两次上调幅度均为50元。

事实上,金价狂飙下,银行积存金产品的投资门槛也水涨船高。记者梳理近期各家银行积存金业务调整公告发现,目前银行黄金积存起投的最高门槛已达到1000元。

4月2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北京时间2025年4月8日9∶30起,将黄金积存个人业务定期投资按固定金额投资起购金额由700元调整为1000元,追加金额维持100元整数倍不变。

此外,4月以来,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还针对黄金投资风险发布提示。4月22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该行提醒客户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

为何银行频频上调积存金门槛?

“一是要满足合规要求,黄金积存最小单位为1克,银行需动态上调投资金额门槛以满足1克黄金的起购标准。”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荣浩对记者分析指出,“二是为了筛选资金实力强、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减少投机行为引发的潜在纠纷。三是抑制短期投机与流动性管理,金价快速上涨吸引大量散户跟风,防范市场过热和流动性枯竭风险。”

积存金还能买吗

在当前利率下行的环境下,黄金价格不断创下新高,尽管4月23日在大涨后跳水,金价存在波动风险,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而言,银行积存金无疑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上海的投资者张女士(化名)便是其中之一。3月19日,张女士在工商银行APP主动投资约1.4克积存金。

“到现在已经涨了约15%。”张女士告诉记者,“后悔没多买点!”

王先生(化名)则是一位长期投资选手。自2022年底开始,每个月他都会被动定投,至今已积存了410克黄金,平均持仓成本低于490元/克。

“最初买入时,黄金克价约在390元,到现在每克涨了约400元。”王先生分享道。

“现在还要投积存金吗?”“是主动积存还是被动积存?”打开社交媒体,不少投资者发出了类似的疑问。

在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看来,从当前市场环境和机构预测来看,金价短期回调或为积存金投资提供窗口期。尽管近期金价因投机资金获利了结、地缘政策扰动等因素出现下跌,但支撑黄金长期走强的核心逻辑未变。此时金价回调或许是投资者上车的良好时机,但也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

“建议采用定投方式分摊成本。”陈兴文建议道,“投资者要密切关注风险控制,建议黄金资产占比不超过总资产的20%,并且避免杠杆操作。同时,要注意银行在积存金的交易规则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还要重视流动性管理,包括大额赎回可能面临的价格波动影响,以及实物兑换中品牌金店回收价与积存价之间的价差。”

在投资策略上,陈兴文认为,主动定投更适合对市场较为敏感且有时间跟踪行情的投资者,其优势在于能够抓住波段机会,但与此同时也需承担误判风险。被动定投则是通过固定周期和金额进行投资,这种方式淡化了择时因素,很好地契合了“无痛攒金”的需求,尤其适合工薪阶层用于强制储蓄,但也可能会错失一些短期套利空间。

“投资者应综合评估自身的风险偏好,但无论投资者最终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坚持1年以上的周期,充分利用积存金‘熨平成本’的特性来应对市场波动。”陈兴文最后建议道。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