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30家公司协议转让股权
来源:深圳商报作者:陈燕青2025-04-24 09:09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案例频现。根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近30家公司股东宣布通过协议转让所持股权。从受让方来看,既有金融资本,也不乏产业资本入股。

协议转让股权是指公司股东通过签订书面协议,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其他个人或机构,从而实现资产的变现或获得投资回报。

4月以来多家公司宣布转让股权。康惠制药22日公告,上海赛乐仙以17.26元/股的价格向扬州创响投资协议转让康惠制药合计599.28万股,占总股本的%,总价款为1.03亿元。权益变动后,赛乐仙持有康惠制药399.52万股,占总股本的4%。

创兴资源15日公告,控股股东浙江华侨实业与辽宁璟铖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拟通过协议转让向受让方转让3466.41万股,占总股本的8.15%,转让价格为每股3.283元,转让价款合计为1.14亿元。

除了金融资本,还有不少公司通过协议转让引入了产业资本。

如芯源微3月底称,股东中科天盛将其持有的1689.98万股芯源微全部协议转让至北方华创,交易价格为85.71元/股,交易总价款为14.4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芯源微和北方华创均为半导体公司,双方产品具有互补性。

此外,中石化资本拟通过协议转让获得2239.3万股中简科技,持股5.09%。中石化资本成为中简科技股东后,承诺将尽合理商业努力,充分发挥其央企优势,与中简科技及其子公司进行业务合作,推动公司及子公司产品在商用大飞机等应用领域的市场开拓。

对于协议转让,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对记者表示,协议转让与二级市场减持、大宗交易等类似,也是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的一种方式。不过,协议转让通过与第三方签订转让协议,减少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从受让方来看,产业资本入股更多出于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考量,其对相关公司影响更深远。

“按减持规则,协议转让的股份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其所受让的股份。部分股东通过协议转让减持有助于平滑股价波动,对股价冲击较小。”深圳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当然,如果上市公司股东将股权协议转让给私募基金,也有可能是绕道减持的一种方式。总体来看,在股价低迷期,上市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引入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可以实现产业协同或优化资产结构。”

协议转让对于相关公司股价影响如何?对此,深圳一位私募基金高管分析称,如果协议转让股权是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这通常会被市场解读为积极信号,因为这意味着公司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如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从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不过,如果协议转让股权是因为公司或股东等面临财务困境或其他不利因素,市场可能会对此作出负面反应,导致股价下跌。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