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于广东省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拓斯达而言,无疑是转型攻坚的关键之年。
历史首亏背后,业务结构大幅改善
拓斯达2024年营收跌超三成,遭遇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项目类业务的大幅主动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收缩54.22%,是公司收入和利润下降的核心原因。
光伏、锂电作为被困在周期里的行业,是拓斯达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下游客户主要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持续的周期低谷,迫使相关行业项目接单毛利压缩成为必然,且部分客户因产能过剩、资金紧张等多种原因可能会直接导致项目的验收及结算远不及预期。
早在2022年底,拓斯达就开始主动舍弃低毛利、高风险项目,控制接单规模,因此公司在2023年迎来了历史上收入首次下滑。2024年,公司持续做减法,大刀阔斧“砍掉”项目类业务,迎来了历史上首次亏损。但亏损不代表残局,表面数据下滑背后其实隐藏着内在经营质量的改善,也代表着拓斯达向产品公司迈进的坚定。
拓斯达在年报中明确表示,公司将持续重点发展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等产品类业务,对非核心业务进行逐步剥离。接下来,将会进一步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并通过相关子公司股权调整等方式对其进行逐步剥离。从2025年一季度数据来看,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超90%,收入占比大幅降低,公司除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外其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3%,综合毛利率为37.43%。
2024年高基数下的大幅收缩以及一季报的结构改善,代表着拓斯达成功穿越业务结构转型的至暗时刻。主动收缩导致业绩数据的阴霾表面下,拓斯达产品、研发、技术、应用等方面已经显现出盎然生机,且在具身智能变革下,拓斯达断腕后的新生更加具备想象空间。
三大产品稳中向上,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收缩与聚焦双管齐下,拓斯达2024年业务结构优化成果显现,产品类业务规模比重同比增加15.62个百分点,毛利额贡献占比同比增加47.71个百分点。除去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公司其余业务综合毛利率达34.25%,同比增加3.30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公司产品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7%。
2024年,机器人行业受整体制造业企业生产预期下降、市场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面临着一系列的增长压力,市场仍处于去库存和行业淘汰赛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拓斯达2024年工业机器人板块逆势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7531.64万元,同比增长12.50%;毛利率47.53%,同比增加3.93个百分点。
一方面,因注塑行业需求景气度提升,公司具备强品牌效应的直角坐标机器人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26.20%。另一方面,拓斯达充分发挥自产多关节机器人在3C行业的工艺及应用优势,客户认可度持续提升,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76.04%,出货量超2000台。截至目前,公司自产多关节机器人已累计出货超8000台。2025年一季度,公司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23.81%。
注塑装备方面,受开年补库需求、产能调整、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海外市场景气度提高等多种因素影响,2024年注塑行业整体运行平稳向好,联动注塑装备需求回暖。2024年,拓斯达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121.47万元,同比增长18.67%。
其中,公司电动注塑机销售及出货情况良好,订单量同比增长约150%,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0%。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母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高端机床的代表,也是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国之重器。2024年,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销售量约270台,出货量超250台,位于国产厂商前列。另外,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如关节臂、手臂支架、髋关节架等空间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需求大幅增长,2025年一季度,公司数控机床订单量超120台,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70%,来自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行业需求明显增多。
扎根工业土壤,构建具身智能生态
凭借在机器人领域的长期深耕,拓斯达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工业机器人本体-下游自动化系统集成应用”全产业链布局的机器人公司,依托在场景、控制、本体、应用等方面的优势,拓斯达以差异化的综合竞争力卡位具身智能生态。
公司以运动控制作为切口布局具身智能,推出新一代X5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该运动控制平台在智能与具身结合过程中起到类似“小脑及脊椎”的联接作用,可打通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之间的数据隔阂,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核心部件。
在上游智能生态侧,拓斯达凭借应用场景、机器人本体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上的积累,与华为云、智谱、阿里云等大模型公司进行优势协同,共同探索推进具身智能场景落地。在这过程中,拓斯达通过制造业场景数据反哺算法迭代,形成“数据-训练-应用-进化”的闭环,产品可以逐步从工业场景覆盖外溢到商业和家用场景。
在下游具身本体侧,拓斯达已成功研发智能双臂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精细操作,实现精准取样。后续,公司还将开发轮式移动仿人形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形成满足各种场景需求的具身智能产品矩阵。
依托X5运动控制平台及本体制造能力,通过“场景+数据+AI”多轮驱动体系,拓斯达可以进一步推动智能装备在结构化工业场景的算法迭代与产业化应用,构建出大模型与“小脑”之间的专属模型,形成IT与OT协同的创新生态,从而打造出“最懂工艺的智能机器人”,最终实现机器人从“能干活”向“会干活”转变。
从战略收缩到产品突围,从传统制造到具身智能,拓斯达在2024年的“破”与“立”中蓄势聚力。对于未来,拓斯达的路径也更加清晰,一方面聚焦机器人、注塑装备、数控机床三大产品,强化“赚钱效应”;另一方面加大具身智能生态布局,利用工艺、应用场景和数据优势让“技术资产”撬动更大的战略杠杆,最终完成从“机器替人”到“机器懂人”的时代跨越。(CIS)
校对:吕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