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受“对等关税”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连续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影响,美股、美债、美元已多次上演“三杀”行情。
4月21日,美元指数盘中下跌超1%,一度跌至97.96,本月跌超5.5%,创三年来新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4.4%,标普500指数本月累计下跌近9%。
在此背景下,全球资本加速逃离美元资产,彭博社指出,“卖出美国”交易势头增强,黄金和新兴市场资产成为避风港。
截至记者4月22日发稿,现货黄金价格已经突破35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美国资产失信
彭博社认为,继本月初美国政府公布所谓“对等关税”后,鲍威尔可能遭解职的消息对美元资产造成新冲击。
这种政治干预直接冲击美联储独立性——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警告称,此举将“损害美联储信誉并加剧市场波动”。
法国《西南报》指出,美元正面临结构性贬值。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经济恶化与推高通胀,这些因素是美元被抛售的关键所在。最近国际投资者不再像以往那样在美元资产下跌时积极买入,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促使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投资美国的必要性。“去美元化”趋势愈发明显,一些“严重依赖美元的国家”需要调整应对策略。
美元并不是唯一大幅下跌的美元资产,4月以来,美股和美债市场均被资金明显抛售。
标普500指数本月累计下跌近9%;纳斯达克100指数50天内跌幅超20%,创2008年以来最差表现。
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在今年二季度,由于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美国股票可能会面临下跌压力。投资者应在二季度逢高抛售美股,直到美联储开始降息以及特朗普削减关税。
美债方面,4月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17%飙升至4.49%,30年期收益率触及4.92%,对冲基金基差交易平仓引发流动性危机担忧。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坦言在削减长期美债敞口,“美债已从避险资产转为风险源”。
路透社指出,关税风暴引发的债市动荡直接威胁美国发债能力。美国众议院推进赤字扩张法案与白宫企图干预美联储人事的传闻,加剧了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尽管债券市场压力迫使政策回调,但美国资产已失去避险光环,政策不确定性正在侵蚀美债信誉。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美国政策突然而大幅度的变动,投资者现在可能对美国资产的可靠性产生质疑。如果外国投资者大规模抛售美国资产,预计美元将继续走弱,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将会继续上升。“美国国债利率飙升、美元走弱表明,在当前环境下,投资者可能不再将美国资产视为曾经的避风港”。
“对于固定收益投资者,我们对美国长期债券保持谨慎态度,更倾向适度期限的债券。如果特朗普开始宣布与某些国家达成贸易协议,可能会出现一波反弹,但我认为已经造成长期损害。此外,今年稍后将有大量政府债券进入市场,这也可能影响市场价格。”赵耀庭说。
投资者转向
面对美元信用裂痕,黄金成为最大赢家。
4月22日,现货黄金突破35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日内涨超2.2%,本月以来累计涨超12%。
赵耀庭表示,投资者可能会利用黄金来对冲美国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上升的风险,以及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
威灵顿投资管理全球投资及多元资产策略师Nanette Abuhoff Jacobson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仍然利好黄金,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央行与散户投资者(通过黄金ETF)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此外,关税风险对实物黄金流动的影响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力。不过,“尽管金价在波动下维持强劲走势,但我们认为不妨等待一个更有利的入场时机”。
资金流向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新兴市场资产上涨。4月21日,MSCI发展中国家货币指数上涨0.3%,收于去年10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彭博追踪的一篮子货币中,波兰兹罗提、匈牙利福林和罗马尼亚列伊的升值幅度最大。
道明证券外汇策略师Jayati Bharadwaj认为,美联储降息将导致美元在今年下半年进一步走软。这样的背景对新兴市场来说是个好兆头。
此外,伦敦GlobalData TS Lombard公司新兴市场宏观策略董事总经理Jon Harrison表示:“我们更青睐新兴市场本币债而非美元债,主要是因为美元疲软,以及新兴市场央行未来有更大政策宽松空间。”
他指出:“美国经济放缓、衰退风险上升将不利于全球增长,这也会进一步促使新兴国家央行降息。”
高盛分析师Andrew Tilton和Kamakshya Trivedi在最新报告中写道:“面对衰退风险,我们认为新兴市场本币利率资产有望继续跑赢其他新兴市场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