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称,此次投资是为了加强关键实验动物的供应。
美迪西(688202)4月21日晚间宣布,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美迪西普亚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美迪西普亚”),受让普莱(福建)生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普莱生物”)23%股权。交易涉及金额2190.60万元。
普莱生物拟从事猕猴、食蟹猴等实验动物的繁育和销售。美迪西称,其此次投资是为了加强关键实验动物的供应。
据美迪西公告,普莱生物成立于2022年11月,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资本为3360万元。公司注册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陈国伟、陈震豪分别持有普莱生物36%、26%股权,系该公司前两大股东。
陈国伟系美迪西实际控制人陈金章的子女、董事陈国铠的兄弟。陈震豪为公司5%以上股东陈建煌的子女。
普莱生物全资控股普鑫(莆田秀屿)生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普鑫生物”)。普鑫生物在去年4月获得了《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
截至2月28日,普莱生物总资产为2966.54万元,净资产为2880.71万元。经评估,普莱生物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2884.35万元。
此次交易,美迪西普亚受让普莱生物23%股权对应注册资本为2300万元,对应实缴出资额为772.80万元。实缴出资(772.80万元)对应转让价款合计663.40万元,剩余尚未实缴出资部分(1527.20万元)转让价款为0元,后续由美迪西普亚以1元/注册资本缴足。
美迪西表示,普莱生物正在进行实验动物生产基地的建设。公司这笔投资是依据战略发展需要,加强公司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关键实验动物资源的供应,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美迪西主要从事医药研发外包业务,实验动物是公司主要的原材料之一。
美迪西曾在2024年半年报中称,随着经营规模不断增长,公司对实验动物等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果未来相关供应商无法满足公司增长的原材料需求,可能导致公司无法获取稳定的供应来源,从而对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前些年,医疗健康产业大爆发,大量创新药排队申请,“一猴难求”现象席卷医疗圈。2018年,用于动物实验的食蟹猴的价格大约在1.35万元/只。到了2022年,峰值猴价一度飙升至20多万元/只。
美迪西也曾深受猴价上涨影响。2021年,公司临床前研究直接材料成本1.56亿元,同比增加113.16%,主要系实验用猴的价格及数量持续上涨。
公司曾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因进口管制、国内需求大幅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用猴出现不同程度的供应紧张局面。报告期内,公司实验用猴价格上涨较快,公司已通过在合同中新增约定实验用猴的使用价格以实际执行时的采购价格进行结算的条款、深化与实验用猴供应商合作、丰富实验用猴的采购渠道等方式降低实验用猴涨价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美迪西此时投资实验猴的时机颇为巧妙。2023年以来,随着创新药投融资降温,实验猴需求有所减少,猴价也下跌至12.5万元/只,2024年更跌破10万元/只。前期囤猴的CRO企业深受影响。
以“猴茅”昭衍新药(603127)为例。2020年至2022年,昭衍新药曾大举收购猴场,并借“猴周期”带来增量业绩。昭衍新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生物资产。2021年、2022年,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分别为8694.99万元、3.33亿元。
但囤猴也给昭衍新药的业绩埋下隐患。2023年、2024年,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分别为-2.89亿元、-1.23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63.04%、81.34%。
校对:杨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