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王应贵 田硕
因复活节假日,上周五美国金融市场休市,在四天交易里标准普尔500指数跌1.5%,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跌超2%,美股三大股指连续三周回落。美国物价上涨势头正蚕食企业利润,对市场的影响已显现出来。上周四,联合健康保险(美国最大的医疗保险公司)因医疗成本上涨第一季度业绩不佳,同时公司削减了全年盈利预期,当日股价跳水22.38%,即每股跌去130.94美元。
受悲观情绪影响,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对欧元、日元、加元、英镑、瑞士法郎等主要货币全线贬值。4月21日,本周一,国际金价盘中上破3400美元/盎司;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跌反涨,完全有悖于传统市场逻辑。
目前,美联储在观望,主席鲍威尔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指责;包括大型公司在内的许多企业也在观望,对时局无能为力,只能推迟投资规划;进出口贸易商在等关税政策最终结果,跨境贸易处于停顿状态;批发与零售业为货源和价格发愁,忙着调价。新关税政策来得太快、太猛,给美国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与不确定性,美国经济衰退极有可能提前到来。
美国芯片产业维持较高利润水平,深度融入主要市场
美国是全球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牢牢地控制着制造业高端市场。制造业包括七大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业务和产品生产。其中,最不赚钱的是产品生产。美国跨国公司把产品制造外包出去,本土则专注于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因此保持着较高的利润水平。国内产业中,美国制造业的利润占比由2001年第四季度的13.38%上升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18.03%,因为外包出去的制造业为低技能、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制造业务,导致这些部门的就业水平相应下降了。
在产业向工业4.0转型过程中,美国传统制造业在走下坡路,但新型制造业却发展起来了。例如,美国芯片产业是在全球具有巨大优势的行业,但芯片消费市场却在东亚,其中中国约占全球芯片消费市场36%,这就决定了中美两国芯片行业应保持高度联通性。中国市场在这些公司总销售中的占比较高,其中超过50%的有科磊、科林、应用材料;超过40%的有高通、英特尔、西部数据;超过30%的有美光科技、超威半导体(AMD)、微芯技术、康宁、英伟达;超过20%的有博通、IPG光电、安费诺;超过15%的有思佳讯、德仪、丹尼森、苹果(主要在中国制造)。新关税政策和出口限制将重挫美国芯片业,把美国制造业中的明星产业置于困境之中。事实上,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企业创造了大量商机和利润。美国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全球低成本、高效率供应链,加征关税只会破坏供应链体系,既损害自己利益,也损害他国利益。
中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从宏观层面讲,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重要的两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因此中美两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负有重要的责任担当。图表中,进口为其他国家自中国和美国的进口业务,出口指其他国家向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出口业务。2023年,图表所列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全球经济体量的83.91%,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中国是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来源地,对欧洲发达国家如此,对亚太和拉美国家也如此;美国是世界一些国家出口商品的重要市场,对欧洲和北美国家尤其重要。
由此可见,中美经贸关系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美关系稳定,世界经济就稳定;中美关系不稳定,世界经济同样不稳定,因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公平、开放、透明和以规则为基础的统一世界市场,而非碎片化市场。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中美两国协商解决、务实沟通,然而,如今美国欲凌驾他人利益之上发号施令,肆意践踏国际贸易规则,公然胁迫、敲诈、勒索他国,以满足一己之利,将全球经济拖入巨大不确定性中。
关税政策将全面冲击美国社会
特朗普政府新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犹如悬在美国企业和金融市场头上的一把利剑,让企业和投资者时刻心惊胆战。从近期看,通货膨胀变化趋势备受关注。美国从世界进口大量消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支持了美国制造业发展,也丰富了美国消费者选择,提高美国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如今,企业运营成本直线拉升,美国社会正饱受新关税政策的重大冲击,投资者会仔细评估未来几个月的通胀报告。如果美国通胀连续三个月上涨,市场颓势会加速。将于4月30日发布的美国第一季度GDP报告最为重要,如果第一季度经济就超低增长或陷入衰退,市场会加剧恐慌,因为第二季度大概率会负增长。此外,5月2日公布的就业报告、5月8日(北京时间5月9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告也值得关注,投资者希望了解美联储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新关税政策效应会很快显现出来,负面冲击会影响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历史经验表明,关税政策不是常用政策工具。长期受关税保护的行业会缺乏效率、失去竞争力,导致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水准下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足以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