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6.3%。工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企业预期提振、效益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扩张。
为更好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工信部对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出台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三个行业新一轮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出台相关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促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装备产品的深度融合应用。
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扩大电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上下功夫,有序推进首批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适时研究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经营电信业务。
出台装备制造相关行业新一轮稳增长工作方案
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实现良好的开局,切实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压舱石”的作用。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指出,工业领域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工业品出口保持韧性,出口额同比增长6.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
重点行业稳中提质。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了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在“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下,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行业增加值实现10%以上的增长。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指出,一季度,装备工业近七成的重点产品产量实现了增长,增长面达到69.2%,比去年同期扩大了16.7个百分点。
汽车等大宗商品产销持续向好,分别达到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增长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增长50.4%和47.1%。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14.9万套和260.4万套,同比分别增长26%和20%。
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着力稳增长、补短板、促转型。“稳增长”方面,重点是出台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三个行业新一轮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补短板”方面,深入实施“工业母机+”“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供需对接和推广应用行动,持续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转型”方面,重点是出台相关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促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装备产品的深度融合应用。
引导耐心资本支持人工智能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随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火爆“出圈”,反映出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突破的现状。制造业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持续提速。
谢少锋介绍,我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算力规模居全球的前列,建成钢铁、煤炭等高质量的行业数据集,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
应用赋能扎实推进。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得到应用。谢少锋谈到,北京一家平板显示企业利用大模型一键生成排产计划,产线排产的时间降低了75%;沈阳一家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借助大模型推动工艺设计自动化,带动生产效率提升4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规模广泛应用。谢少锋指出,下一步,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同时,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他表示,工信部将持续开展赋能“深度行”和典型案例的征集,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要推动“产业智能化”。同时,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适时研究信息通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
信息通信业是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关键产业,工信部持续推动信息通信业平稳有序发展。谢存指出,一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7.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469亿元,为全年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他指出,累计建成5G基站439.5万个,实现“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达90%。重耕2G、3G、4G系统无线电频率用于5G系统,5G网络容量和信号覆盖水平持续提升,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900万。
网络建得好,还要用得好。在行业领域,“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超1.85万个,累计遴选700家高水平5G工厂;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案例总数超13.8万个;在采矿、港口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有效助力工业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信息通信业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一季度向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鼓励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截至3月底,我国已有超过2400家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26.5%。
谢存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覆盖广度,体系化推进算力网络发展。积极培育海洋产业、低空装备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中试验证和产业落实,加强通信、感知、智能、计算等融合技术突破,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
谢存还指出,工信部将在扩大电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上下功夫,有序推进首批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适时研究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经营电信业务。
规上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消费品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1/4,是工业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陶青指出,一季度,规上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较去年全年提升0.7个百分点。1-2月规上消费品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较去年全年提升0.1个百分点,行业发展态势整体稳中向好。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这是增加优质供给、提升消费品质的重要举措。陶青表示,后续,工信部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一是供给端促进产业升级,发布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系统开展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建设,组织举办消费名品大会,以优质供给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
二是消费端促进市场升质,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推荐“人工智能+消费”典型案例,积极打造提振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有效促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三是在环境端促进消费升温,组织开展消费名品全国行、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吃货季”等促消费活动,协同有关部门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着力营造良好市场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认可度和满意度。
排版:王璐璐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