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关税政策让跨境卖家当下普遍面临着关税和涨价问题,经营多年的生意充满了不确定性。
随着商务部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多个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出口转内销的扶持政策,外贸人在挑战中也迎来了转机。
外贸人迎来帮扶举措
“如果没有关税影响,我们今年预计将向美国出口500万件电池,相较于2024年的100多万件会翻3到4倍。今年1月和2月在政策没有变动时,我们的出口量已经同比增长了3至4倍。”深圳威量智能有限公司负责人康洲对第一财经介绍,出口商品占据公司总产量的80%。其中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占据80%的销售额,剩余20%的商品销往欧洲市场。康洲从事该行业3年多,出口的电池逐年递增,公司主营二次充电电池品类,以亚马逊和OEM线下贸易为主。
康洲表示,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对众多美国客户和中国卖家产生了影响,由于政策反复变化,他的美国客户表示需要政策稳定后再处理,因此推迟了交货,造成订单积压。目前,公司约有100万件库存,价值高达千万元。
受关税影响后,公司决定转内销试水。康洲认为国内的二次充电电池市场潜力巨大,“从市场看,目前二次充电电池市场是一片蓝海,目前市场逐渐支持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电池,既环保又节约成本。包括智能锁、电动开酒器、血氧仪,都会使用二次充电电池。”
今年3月,康洲在京喜上开店,主要面向C端消费者销售产品。康洲表示目前销量不错,日均销量超百单。做外贸生意时,深圳威量以TO B贸易为主,转内销后则尝试TO C销售。“国内可以实行一件代发,工厂可以自行调整发货数量,能更好地调配货源和物流,国内物流相较于国外也更加便利。”康洲透露,目前公司正在扩充电商运营团队。
在开店之外,4月康洲迎来了更好的消息。4月11日,京东首先宣布推出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的出口转内销商品。康洲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争取合作,一旦成功将极大地缓解库存压力。
有商家做到出口转内销无缝衔接,也有商家需要更多的帮扶举措。江阴市红柳被单厂有限公司主要销售四件套、被子等产品,2024年外贸交易额达到40亿元,其中北美市场占80%,欧洲市场占15%,日本市场占5%,目前受到关税影响较大。公司当前出口货品为四件套、被子、床盖、床笠等,但尺寸和国内需求完全不符,转内销需要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
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实战专家委员会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特约研究员王与剑表示,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卖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成本显著增加。T86政策取消后,直邮商品需进行更正式和复杂的申报流程。卖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准备申报文件、提供详细信息,甚至可能需要聘请专业的报关人员或机构,这会增加申报成本。此外,为了弥补物流时间延长的影响,卖家可能需要选择更昂贵的物流方式,进一步增加物流成本。
在企业面临难题之际,从政策端到平台端都迎来利好消息。在4月10日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对于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一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回应称,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持续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
随后,多家电商平台发布了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包括美团、盒马、唯品会、抖音、快手、叮咚买菜等平台。
在效率方面,包括美团、盒马、唯品会、抖音在内的多个平台都将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认证流程,让外贸企业尽快上线。
同时,为落实专项扶持,小象超市、盒马、抖音电商、抖音生活服务业务等上线设立外贸优品主题专区,提供专有营销方案,对外贸商家及优质货品给予专属流量扶持。
经营费用方面,美团、抖音等平台宣布为外贸企业免除交易佣金。抖音还将设立“外贸新商家成长与权益”专区,为商家提供激励。
中国跨境电商 50 人论坛副秘书长、深圳市鼎汇出海跨境电商研究院理事长高长春对第一财经表示,这些举措通过直接采购和快速入驻帮助企业清理库存、对接国内消费者,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同时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供应链,精准匹配市场需求。现在来看,国内平台经济在内外贸融合中至关重要,电商平台的融合招商模式不仅是为外贸企业短期纾困,更为平台快速吸收外贸优势的供应链提供了条件。对于平台在国内市场打造自主品牌奠定基础,展现了从应急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
举措解燃眉之急
在平台推出相关举措后,获得了外贸企业的积极响应。
美团闪购已成立外贸转内销专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协调全国闪电仓、便利店、品牌商达成供应链合作联盟。截至4月17日凌晨,已有335家企业点击报名合作,其中111 家已进入实际内销对接流程。
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自4月11日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后,受到了广大外贸企业的关注,并有大量企业进线问询。截至4月14日,已有近3000家企业和商家与京东接洽,寻求合作和帮助,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快速上升。为此,京东也已同步开启了包含服装鞋帽、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家居日用、箱包皮具、玩具乐器等数百种品类的选品工作。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接洽外贸企业需求的过程中,外贸企业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如何参与京东的2000亿采购计划,以及如何在京东进行开店。在接洽过程中,京东关注到很多外贸企业集中遇到的问题在于对国内市场规则的不熟悉,以及缺乏线上运营经验等方面,这些外贸企业的商品有着过硬的品质,但只是没有做内销市场的经验和门路。
为此,京东将通过发挥供应链优势,以及持续打造的开放生态,帮助商家解决难题。例如通过京喜自营,依托京东供应链服务企业,商家只需要专注于生产,而京喜自营团队负责销售和履约的全链条工作,包括选品、线上运营、营销、投放广告、物流配送和客服售后等所有环节,能够有效弥补出口生产企业缺乏销售和线上运营能力的短板。
对于转型不顺利的商家,京东已经采取相关举措。家纺代工行业的领军企业江苏海聆梦对第一财经表示,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影响,公司目前面临着巨大的现货床品库存滞销困局。困局下,公司资金链紧绷,运营压力陡增。这一背景下,公司决定出口转内销。
海聆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出口产品转内销过程中,公司面临国内外标准不同、材质偏好差异、尺寸差异等诸多挑战,原本为出口定制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遭遇了“水土不服”。如何快速适应国内市场需求,调整产品设计与生产标准,同时保持品牌竞争力,成为了江苏海聆梦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面对海聆梦“水土不服”的难题,京东家纺采销团队深入海聆梦生产基地,经研究发现,海聆梦产品具备可直接水洗、外观包装精美等优势,契合国内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与审美偏好。基于此,京东与海聆梦达成战略合作,针对国内市场需求,共同制定精准的产品与营销策略调整方案。双方将借助POP、自营和京喜等多元渠道,全方位拓展国内市场。
康洲透露,据他了解周围的从业者也在积极推进出口转内销,同时转内销的商家应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我认为大家存在一个误区,总认为回国后会很卷,其实国内消费者非常关注产品品质和价值。如果不是一味追求价格或者抄袭其他产品,而是在知识产权和研发设计上多投入,我认为转内销应该没有问题。”
高长春表示,外贸转内销的机遇在于国内 14 亿消费者的庞大市场、内外贸一体化的政策红利,以及多家电商平台的数字化赋能,帮助企业精准定位需求、实现品牌升级。危机是企业全球化的催化剂,外贸企业可借助国内市场规模和电商生态,优化供应链韧性,开拓新兴市场,同时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找平衡,迈向内外兼修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