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证券张青:ETF成交激增,为资本市场筑牢“稳定防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4-18 09:30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受到美国关税大棒影响,出现了异常波动。在此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在稳定市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ETF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

ETF是一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开放式基金。它结合了传统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优点,具有交易成本低、投资组合透明、交易灵活等特点。在市场波动期间,ETF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

首先,ETF的交易机制使其能够快速吸纳市场抛压。当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时,投资者往往会急于卖出手中的股票,这种集中抛售行为可能导致个股价格大幅下跌,进而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ETF的存在为市场提供了一个缓冲地带。由于ETF可以在二级市场像股票一样自由买卖,投资者可以选择将手中的股票转换为ETF份额,从而避免直接抛售个股对价格的冲击。同时,ETF的申购和赎回机制也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其次,ETF跟踪指数的特性使其能够分散风险。与单一股票相比,ETF涵盖了多个行业和公司,能够有效降低个别股票波动对投资者的影响。这种分散化的投资方式不仅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的整体表现。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传递市场信心

中央汇金公司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年4月7日,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中央汇金公司的增持行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其次,这种增持行为向市场传递了信心,让投资者看到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和维护稳定的决心,而汇金公司之所以选择增持ETF,正是因为ETF具有交易便捷、流动性强、风险分散等优点。

中央汇金公司的增持行动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应。4月7日,多只宽基ETF尾盘明显放量;4月8日,宽基ETF继续放量,合计成交额达1432亿元。其中,沪深300ETF合计成交额突破615亿元,中证1000ETF合计成交302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中证500ETF成交也达到了170亿元,创下2024年10月9日以来新高。(数据来源:Wind)

这种积极的市场反应不仅体现在交易量上,更体现在投资者的信心上。中央汇金公司的增持行为被视为 “定心丸”,让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保持了相对理性。汇金增持后,我们看到A股市场开始触底反弹,持续企稳,自4月8日后沪深300指数一度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有效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情绪,稳定了市场运行。

ETF大发展,构建“长钱长投”的资本市场生态

ETF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2024年,证监会持续优化ETF产品注册机制,构建股票ETF的快速审批通道。政策红利下,中证A50ETF在10家头部基金公司同步发行,上市不久规模即突破200亿元,成为A股核心资产的“新标杆”。2025年1月,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从丰富指数基金产品体系、优化投资生态、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等方面入手,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旨在提升指数化投资规模和占比,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便利渠道,助力构建“长钱长投”的资本市场生态。

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构建中长期资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资管机构从规模竞争向价值创造的转变。此外,还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2025年4月,深交所也表示,为更好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正在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围绕产品供给、优化环境、对接服务等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不仅有助于丰富ETF产品体系,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还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未来,随着更多配套政策的落地,ETF市场有望继续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韧性。同时,随着资本市场投资融资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A股上市企业质量稳步提升,代表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上市企业占比持续增加,这将为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总之,ETF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既是投资者分散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也是市场稳定的有力支撑。ETF的蓬勃发展,将进一步凸显其作为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功能,助力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作者系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负责人 张青)(CIS)

校对:冉燕青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