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最新出炉,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微增1.5%,
具体来看,IDC4月15日发布《全球季度手机跟踪报告》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达到3.049亿部。
IDC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10%,达5790万部,创历史新高,全球市场份额19%,仅次于三星(19.9%),三星出货量同比增长0.6%。
“苹果出货量大增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关税在美国市场进行提前备货;另一方面也向其他地区大量发货,因为渠道商担心供应链中断会导致库存短缺和价格上涨。”IDC分析称。
Canalys研究经理刘艺璇也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在美国,苹果、三星和联想等厂商已经面临本土需求疲软,同时还要应对即将出台的关税可能带来的运营成本上升压力。为此,苹果在4月初提前出货,将第二季度库存前置,以缓解潜在的成本上升影响。
“虽然新一轮关税的具体范围和时间尚不明朗,但厂商普遍已经在为零部件价格上涨和部分市场出口需求减弱做准备。为降低风险,厂商及其供应链伙伴正加速推进多元化战略,包括转移生产基地、重新评估采购模式以及优化物流网络,预计这些变化将在2025年持续冲击行业盈利能力,并延长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规划周期。”刘艺璇说。
“面对出货量恢复缓慢的情况,厂商正将重点放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保持在市场投资上的积极性与灵活性。”Canalys高级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透露,具体策略包括:动态渠道激励计划以推动出货,与分销商合作在新兴市场扩大融资支持,以及灵活的渠道定价策略,在盈利和价格竞争力之间寻找平衡。
近期,美国政府暂停了对中国进口智能手机征收关税,这在IDC全球终端设备研究副总裁Ryan Reith看来,为美国企业提供了暂时的喘息空间,然而,在关税持续波动的情况下,目前,美国智能手机品牌应充分利用关税豁免期,尽可能增加生产和出货量,但另一方面,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抑制消费者需求。
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因有国家补贴政策的加持表现向好。
2025年年初,“国补”政策首次扩围至消费电子行业,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据IDC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在“国补”政策叠加春节销售旺季的拉动下,同比增长3.3%,达到7160万部,延续过去五个季度的增长趋势,但是增幅低于IDC预期。
IDC认为,“国补”政策未能更有效地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环境面临着强劲挑战,即使“国补”政策未来做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调整,2025年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仍需应对更大压力。
从各品牌排名来看,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分别为小米、华为、OPPO、vivo、苹果,其中,华为出货量1290万台,市场占有率18%,同比增长10%,而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继续下滑,因为其Pro系列产品不在“国补”政策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