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大涨!
亚太市场今日整体强势,日经225指数收盘涨1.18%报33982.36点,澳洲标普200指数涨1.29%报7745.4点,韩国综合指数涨0.95%报2455.89点。
A股延续走强,沪指、深证成指一度涨约1%;港股大幅拉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均涨超2%。
具体来看,A股三大股指盘中强势震荡上扬,北证50指数涨超2%,截至收盘,沪指涨0.76%报3262.81点,深证成指涨0.51%报9884.3点,创业板指涨0.34%报1932.91点,上证50指数涨0.33%,北证50指数涨2.06%,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3129亿元。
场内超4500股飘红,煤炭、电力、有色、石油等资源股集体上扬,大有能源、安源煤业、江苏新能、乐山电力等涨停;海南自贸概念崛起,康芝药业涨超12%,海马汽车、海汽集团、海南发展等涨停;可控核聚变概念走强,中洲特材、雪人股份、海陆重工等涨停;体育概念爆发,康力源、金陵体育、舒华体育等涨停;创新药概念拉升,悦康药业、东诚药业、葫芦娃等涨停;零售概念活跃,南宁百货、茂业商业、国光连锁等涨停。
港股方面,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2.4%,恒生科技指数涨2.34%。创新药、科技股、新能源车股强势,石药集团涨超9%,蔚来、小鹏汽车涨约7%,药明生物涨逾6%,阿里巴巴等涨超5%。
此外,欧股主要股指高开高走,英国富时100指数涨幅达2%,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意大利富时指数、欧洲斯托克50指数均涨超2%。
美股主要股指期货盘前走高,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近1%,标普500指数期货涨超1%,纳指期货涨近2%。
美股科技股盘前普涨,截至发稿,苹果美股盘前涨近6%,英伟达涨近3%,Meta、特斯拉、亚马逊、微软、谷歌A涨逾1%。热门中概股盘前亦多数上涨,京东、阿里巴巴、小鹏汽车、腾讯音乐、携程涨超3%,哔哩哔哩、理想汽车、百度涨超2%,拼多多涨超1%。
资源股集体拉升
煤炭、电力、有色、石油、化工、钢铁等资源板块盘中集体拉升。
截至收盘,煤炭板块方面,大有能源、安源煤业涨停,新大洲A涨超5%。
机构表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现阶段逢低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
信达证券认为,能源大通胀背景下,未来3—5年煤炭供需偏紧的格局仍未改变,优质煤炭企业依然具有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高股息的属性,叠加煤价筑底推动板块估值重塑,板块投资攻守兼备且具有高性价比,短期板块回调后已凸显出较高的投资价值,再度建议重点关注现阶段煤炭的配置机遇。
有色板块方面,黄金股表现亮眼,华钰矿业、湖南黄金等涨停,赤峰黄金、湖南白银、西部黄金等涨超7%。
今日早盘,现货黄金突破前高并将历史高位刷新至3245美元/盎司。据悉,瑞银将金价预测上调至3500美元/盎司,高盛也将2025年底黄金目标价从3300美元/盎司大幅提高至3700美元/盎司,极端情况下可能触及4500美元/盎司。
有分析称,美债与黄金是动荡时期全球投资者的标的,但美债流动性危机使短期内美债避险属性已丧失,短期内具备避险属性的金融资产仅剩黄金。美国国债存在流动性危机,黄金避险价值陡升,是近期黄金大幅上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平安证券指出,美国贸易政策短期或仍有反复可能,中长期来看,美国政治不稳定性显现,其贸易政策对美国自身经济亦带来较大损害,美元信用及国际货币地位或将呈现加速弱化,美债资产安全性同步下降,此背景下黄金的底层储备属性放大趋势不变,黄金投资意愿或将持续上升。
体育概念爆发
体育概念盘中大幅拉升,截至收盘,康力源、金陵体育、久祺股份20%涨停,探路者涨超11%,舒华体育、泰慕士、三柏硕等均涨停。
消息面上,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障。积极支持体育领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体育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冰雪运动场地、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支持力度,支持发展体育与文化、旅游、康养相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切实满足相关经营主体合理融资需求。
《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金融赋能职业体育、冰雪经济发展。围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和发展需求,健全职业体育俱乐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职业体育俱乐部设施改造升级和配套服务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冰雪运动重点场地场馆建设,支持冰雪装备产业扩容升级,支持冰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满足冰雪运动领域和冰雪经济相关产业资金需求。
可控核聚变概念活跃
可控核聚变概念盘中强势上扬,截至收盘,中洲特材20%涨停,常辅股份涨超16%,合锻智能、雪人股份、海陆重工涨停。
消息面上,4月11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
机构表示,长时间以来,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却因实现技术难度大而遥不可及,随着高温超导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正持续推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展,商业化渐行渐近,产业链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渐行渐近,产业链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充分受益。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核裂变产业链的上游包括核电设备、核燃料及核材料的供应等,中游包括核电站的建设、运营,下游主要涉及发电、维修和乏燃料后处理,其中核岛设备的价值占比最高,毛利率也相对较高。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各类原材料,中游主要为各类设备以及反应堆工程建设,下游主要为核电站运营,用于科研及发电。实验堆阶段超导磁体的投入占比最高,堆内构件、真空室等占比也较高,示范堆阶段维持平衡的系统、低温装置和冷却水系统价值占比显著提升。核裂变方面,目前国内三代核电机组核准加速,四代堆、SMR稳步推进,建议关注核岛设备相关上市公司;核聚变方面,我国核聚变堆投入规模巨大,聚变国家项目、商业项目以及聚变—裂变混合堆加紧建设中,预计2025年是核聚变招标大年,ITER项目的持续交付以及国内聚变堆和混合堆的建设将对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产生积极影响。建议关注上游从事超导带材以及中游从事超导磁体、真空室、偏滤器、第一壁等核心零部件的相关上市公司。
校对:刘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