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企厚植创新沃土(专家谈)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观2025-04-14 09:46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聚焦科技创新、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精准性和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着力推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

为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且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20%;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实行5%的加计抵减,且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5%。2024年,国家又出台支持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所得税抵免政策,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专用设备更新改造投入。为帮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还有延续并优化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对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小微企业等统一减半征收“六税两费”等政策,有效减轻了小微经营主体的税费负担。

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经济纳税人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1.26万亿元,占比72.7%,是税费优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在税费优惠等多方面政策支持下,2024年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增速比全国企业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和4.7%,较全国同行业企业分别高1.8个和1.7个百分点。

关于如何更好发挥税收政策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记者采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施文泼。

记者:税费政策在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方面有何重要作用?

施文泼:民营经济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自身发展特点,民营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往往面临着人才、技术、资金短缺,市场开放度不足等问题,加剧了创新的风险。税费政策是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近年来,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政策实施效果显著,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例,作为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税费优惠工具,经过多年持续完善和优化,政策享受主体和费用扣除范围不断扩大,加计扣除比例逐步提高,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明显减轻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提升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记者: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特点,如何优化税费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施文泼:税务部门不断优化税费服务,为广大民营经济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首先,应确保各项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借助税收大数据,深化“政策找人”机制,向纳税人及时精准推送相关政策,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然后,需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大力推行电子税务局服务,不断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减轻企业办税负担。同时,不断优化“银税互动”,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此外,也要积极推进柔性执法,规范执法行为,统一执法标准,为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记者: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厚植土壤,还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施文泼:下一步,应继续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的良好制度环境。一方面,进一步提高税收政策的确定性,为经营主体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比如,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复杂多样、变化频繁,有时难以判断其研发活动是否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条件,对此可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建立研发项目事先鉴定制度,打消企业政策享受顾虑。另一方面,提高税收政策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营造有助于公平竞争的税收制度环境,同时进一步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使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区域间自由高效流动。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