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回暖 3月信贷社融数据超预期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孙璐璐 贺觉渊2025-04-14 06:42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贺觉渊

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其中,3月社融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与上月持平;反映社会资金活化程度的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6%,比上月末高1.5个百分点,这与企业经营活力回升等因素有关。

超预期的新增信贷社融规模显示,经济向新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业内专家指出,在金融体系继续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企业、居民等资金需求端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共同推动3月贷款增速回升。

3月份,社融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

贷款和政府债券是支撑社会融资规模的主要因素。3月份,政府债券继续加快发行,当月新增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当月社融增量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超2.8万亿元。其中,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债券发行规模约1.34万亿元。业内专家指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不会受到专项债券置换贷款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准确衡量当前金融支持力度。目前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已在8%以上,呈稳步走高态势。

往后看,地方政府债券与国债仍有较大待发行额度,特别国债尚未“开闸”。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二季度需要一定规模的财政扩张以对冲外部压力,不排除政府债券供给规模超预期的可能性。

专家表示,近期信贷需求回升主要与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预期趋稳有关。宏观政策协同效应明显增大,除了货币政策明确适度宽松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住户贷款与企业贷款较上月显著回升,呈现总量向好、结构改善态势。

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是3月贷款的重要支撑因素。不论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还是今年以来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落地,都将反映到信贷市场,体现为有效融资需求的回暖。据某全国性银行反映,该行西部地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明显加快,贷款需求相应走高,年初以来累计向当地重点项目发放的贷款同比增长67%。

3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主要与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迎来“小阳春”有关。据某国有大行东部地区分行反映,3月该行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较上年同期大约翻倍,提前还款的情况也有较大缓解。

从信贷利率看,3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业内专家表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