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市场资深人士)
国内的公募REITs起步不是很早,在2021年推出后由于产品稀缺,一度在二级市场被炒作,价格的大起大落对其发展也带来了某些不利的影响,好在经过这几年的调整,公募REITs不但在制度建设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其运行环境也有相应的改善,实现了快速发展。
在2023年共发行了5只公募REITs产品,而在202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9只,今年前两个月就发行了4只。与此同时,公募REITs在资本市场上也获得了较高的认同,截止到上周五,表征公募REITs走势的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今年的涨幅已经超过11.38%,是同期证券市场上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
公募REITs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丰富了国内资本市场的产品供给,为投融资双方搭建了新的联系桥梁,更是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意义重大。
近两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的IPO节奏有所放缓,同时股权融资的重点也是向硬科技企业倾斜。这样一来,从事传统基础产业的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环境就不是特别好。这种状况其实也不是国内独有,在海外成熟市场,传统基础产业的企业搞股权融资也是困难重重。此时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发行企业债券,但在境内市场,投资者对国债、金融债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但对于企业债就比较一般了,特别是前几年出现过一些企业债爆雷的现象,而现在的债券利率一般又不是特别高,因此企业债的发行往往不是很顺利。
而公募REITs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优点在于有明确的底层资产,还本付息的现金流有充分的保障。另外由于是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行,通过专业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开展投前投中与投后管理,产品的风险度相对比较低。还有就是在通常条件下,REITs的预期收益率相对债券等其它固收类产品还是比较高的。
无疑,在现阶段公募REITs对于风险偏好不那么高的投资者而言有着不小的吸引力。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从2021年开始监管部门批准了公募REITs的发行,其资产类型也从最初的交通、园区、仓储等基础设施扩展到消费、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这样也就大大增加了公募REITs的投资范围,为更多发展前景良好、盈利能力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融资渠道,达到了多赢的效果,进而对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国内投资市场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资产荒,即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优质资产相对于庞大的资金而言显得较为稀缺。国债价格几度被炒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到1.8%还没有能够完全止住跌势,反映出市场对于稳健型的金融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此时,对那些风险承受能力不太高,但又不愿意投资低收益品种的投资者来说,公募REITs就是一个能够兼顾风险与收益的投资选择。客观而言,现在国内有这种需求的资金不少,像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都是公募REITs的潜在客户。所以公募REITs一旦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对于满足特定的投融资双方的需求,都是一件大好事。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金融行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而满足广大居民对于增加财产性收入的要求,也是金融人民性的一种体现,良性运行的公募REITs有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去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长期资金逐步入市,市场生态逐渐向好。其中,股票市场的变化无疑是最为引人关注的,像公募REITs市场,同样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抓住这个变化,也令投资者收益颇丰。而更为重要的是,公募REITs的快速发展,其意义远远超过其自身的范畴,有望在投融资领域打开一个新的天地。对此,相信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乐见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