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中国版平准基金”。中央汇金公司领衔、多部门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不但彰显出决策层维护股市稳定的坚定决心,也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思维的主动实践;既是应对短期风险的应急之策,更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布局。
稳住股市有决心。股市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我国股市有超2亿股民、7亿基民,逾5000家上市公司,事关上亿家庭、工商百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近段时间,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市场动荡,我国稳市政策迅速落地,从中央汇金公司盘中公告增持再到多部门接连发声,反应速度超出市场预期,彰显出决策层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坚定决心。
稳住股市有底气。宏观经济韧性为股市提供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供给、改善需求,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实,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今年前两个月,投资、消费等国内需求增长好于预期,工业生产保持平稳,一季度经济有望实现5%以上的增长。同时,前两个月,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25.5%,以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成为稳经济、促转型的核心引擎。
今年我国的宏观政策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完全能够对冲外部不利影响。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
稳住股市有办法。从2024年央行创设支持资本市场工具,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再到近日多部门协同发力稳定资本市场,我国稳市机制从临时性干预逐渐转向制度化设计。随着配套政策逐步落地,稳市机制有望更趋成熟,其核心是以市场化手段实现“稳”与“活”的平衡,为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根基。
与此同时,股市内在稳定性持续增强。新“国九条”、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落地实施,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2024年现金分红2.4万亿元、实施回购近1500亿元,投资价值持续提升,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加大入市力度,资产配置吸引力持续增强。
可以预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资本市场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为资本市场稳健前行筑牢根基;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不断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