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海科技(688595)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成为A股市场的“全信号链芯片第一股”。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深耕全信号链芯片领域22年,是国内少有的具备“模拟+MCU”双平台优势,同时提供AI技术驱动能力的集成电路科技企业。
就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4月7日芯海科技在互动易表示,公司长期致力于全信号链芯片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其中BMS芯片、EC及PD芯片、高精度ADC芯片等已经在行业头部客户规模应用,关税冲突将进一步提升国产芯片份额。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2792万元,占公司收入比例3.98%,出口到境外国家或地区的关税风险对公司影响很小,公司也会持续优化客户及地域结构,综合协调以实现规模发展。
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芯海科技是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连接于一体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高精度ADC、高性能MCU、测量算法、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以及AI的研发与设计,产品和方案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家居、计算机、ICT(信息通信)、汽车电子、工业、储能领域。
自上市以来,芯海科技得益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的支持,以前瞻性战略布局为牵引,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密切跟进传统领域技术迭代与新兴市场需求变化。公司成功开发出包括高精度ADC(模数转换器)系列、EC(计算机控制芯片)、BMS(电池管理芯片)、BIA/PPG(健康测量芯片)、ForceTouch(压感触控芯片)、PD(电源快充管理芯片)、汽车功能安全MCU等众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芯片产品矩阵。
芯海科技表示,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供应链能力建设,在供应商选择上与产业链领先的厂商合作,并与上游晶圆制造商、封装测试厂商建立高效的联运机制与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积极建立产品多源供应的供应链体系,有利于公司供应链安全,且能有效地保障公司产能供给,降低产能波动对公司产品交付及时性的影响。
面对近期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芯海科技表示,公司将持续紧抓“国产替代”的发展机遇,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基于对细分市场及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以更创新的产品及优质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在战略主航道内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芯片及解决方案
上市以来,芯海科技在模拟与信号链系列产品、计算外围控制产品、电源快充及接口产品、健康测量系列产品、鸿蒙生态接入产品、通用MCU系列产品和汽车电子系列产品等均有成熟技术线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在模拟与信号链系列,芯海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模拟信号链产品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应用在包含工业测量、汽车电子、高端消费电子等诸多物联网感知领域,包括人体参数测量、人机交互、设备参数测量及环境参数测量等。
在电池管理BMS领域,公司首款车规级BMS AFE芯片即将发布。芯海科技BMS系列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超1亿颗。在动力电池领域,芯海科技的车规级高精度ADC已经在头部客户端实现量产。
在高可靠性工业传感器调理芯片领域,芯海科技领先发布智能模拟SmartAnalog®系列SoC。在ADC领域,芯海科技早在2007年率先打破了中国高精度ADC的国际垄断。芯海ADC产品布局广泛,应用场景众多,将在AI智能硬件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通信与计算机领域,芯海科技已实现了以EC为核心,覆盖PD、HapticPad、USB 3.0 HUB、BMS的横向产品布局。截至2024年年末,芯海EC累计出货量近1000万颗,打破了海外产品对于此市场的垄断,能够满足各种品类计算机的需求。
在电源快充及接口产品上,目前,芯海科技的电源快充产品已经历了三次迭代。其中,公司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PD芯片成功通过雷电4(Thunderbolt)认证,进入Intel平台组件列表(PCL)并在头部客户端实现出货。
健康测量系列产品方面,芯海科技是国内智慧健康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技术与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手环、体脂秤等各类终端设备,有效帮助用户预测慢病风险。在健康测量技术方面,芯海科技推出的八电极人体成分分析仪、PPG、BIA、八电极人体成分分析仪等产品,结合公司控股子公司康柚健康自研的AIoT健康大数据云平台及OKOK智能应用生态,已对接了多种高端健康监测设备。目前OKOK APP全球用户已超过4000万,且用户数量保持持续增长。
鸿蒙生态接入产品方面,芯海科技作为首批HarmonyOS Connect ISV(独立软件供应商),继续巩固了鸿蒙生态领先优势,已成功导入300余个鸿蒙智联项目商机,完成115个SKU的产品接入,目前,由芯海导入的鸿蒙智联终端产品累计出货量近4000万台,特别是在个人护理和运动健康两大品类中,实现多个智选项目的量产。
芯海科技表示,展望未来公司将顺应物联网、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医疗工控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发挥自身在“模拟+MCU”双平台的技术优势,持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芯片及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将拓展应用领域及下游客户的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