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泰控股:2024年营收突破商业化企业门槛,成首家脱"P"特专科技公司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钟恬2025-04-08 10:29

晶泰控股-P (02228.HK)今天公告 ,公司已获港交所批准,公司将不再被视为未商业化公司,而将被视为已商业化公司。获批准后,晶泰控股的英文及中文股份简称将不再印有“P”标记,自2025年4月9日上午9时正起生效。

根据已发布的年报,晶泰控股的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2.66亿元人民币,超过了上市规则第18章中2.5亿港元“已商业化公司”的收入门槛,因此向港交所申请取消未商业化公司称号并获得批准。公司称,股份的现有股票将不会受到影响,其将继续为法定所有权的有效凭证,并将继续有效作买卖、结算及登记用途。

晶泰控股于3月28日发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这也是其作为第一家根据18C章程在港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在上市后发布的首份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8%;经调整净亏损收窄12.5%至4.568亿元人民币。在运营效率方面,公司通过实施“AI+高效经营策略”取得显著成效:月均现金消耗同比下降22.6%至4810万元人民币。

据介绍,报告期内,晶泰控股使用AI+机器人的模式,打造了行业独有的“高通量实验—高质量数据—高智能模型”飞轮。公司的机器人实验室平台正在7*24小时地进行实验,并高速地积累“高质量数据”,这些数据正在被用于训练集团的各类AI模型,这些模型可应用于包括靶点解析、虚拟筛选,合成策略推荐,合成反应结果预测,专利搜索及结构化地整理数据等环节。

公司已经构建了XtalFold™结构建模平台、XenProT™生成式AI平台、 Xentient™判别式AI平台等,持续在深度人源化、高通量人源化、pH依赖改造等技术上深耕。2024年,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算法XtalFold™,与强生、优时比等跨国药企达成商业授权协议,获得了顶尖药企的背书。

2024年,继此前与某领先biopharma成功推进一项创新药研发项目后,双方在今年又达成多项新的AI驱动的新药研发项目合作。公司的AI、计算、实验深度融合的一站式技术平台,助力客户在慢性病领域的早期药物研发实现重要突破。基于前期项目的高效推进,公司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针对更多靶点及适应症展开联合攻关。

晶泰控股由三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于2015年创立,是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公司采用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可扩展及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及材料科学(包括农业技术、能源及新型化学品以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全球和国内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

近日,公司与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岩大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AI赋能新一代建筑材料开发。双方将聚焦岩土固化剂材料及软基固化领域,深度融合中岩大地的行业经验与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共同打造新一代智能岩土材料体系。此次合作成果将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并推动建筑领域 “双碳” 目标实现,预计可降低传统岩土工程碳排放15%—20%,有望为国内外基建项目提供更具性能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与解决方案。

公司还与血液制品领域上市公司派林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和派林生物在血液制品领域的专业优势,围绕新产品研发和生产质量智能化管理等领域展开合作,携手推动血液制品产业技术革新与高质量发展。本次合作期为5年,总规模预计约1亿元人民币。

据透露,此次战略合作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一是药品研发及优化方面,加速血液制品及其他药品研发,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产品研发成本等;二是药品生产和质量智能化管理方面,提供覆盖血液制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过程自动化及智能化应用、质量管理实验室和检测自动化及智能化应用等;三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提供对现有血浆蛋白制品产品功能、血浆中蛋白结构和功能模拟分析研究等,推动血液制品产品升级与市场应用发展。

责任编辑: 孙宪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