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不改行业趋势 深市新能源公司影响有限
来源:上海证券报2025-04-08 08:20

◎李子健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我国新能源行业影响几何及如何应对备受关注。4月7日,多家深市新能源上市公司表示,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较为有限。

有新能源行业分析师称,总的来看,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限制打压政策可能影响相关行业国际市场拓展预期,但不会对公司和行业带来根本性影响。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自主可控、优势明显,国内部分新能源公司早已“未雨绸缪”进行了全球化产业布局,能够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和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

整体影响有限

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来自美国的营收整体占比较低。市场人士分析称,电池企业来自美国的营收占比为5%至10%,光伏企业来自美国的营收占比最高约为17%,多数占比极低,风电企业则几乎没有美国业务。

欣旺达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海外收入为96.8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40.49%。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除个别样品出货外,公司并无直接交付到美国的产品。

据介绍,欣旺达实行全球化客户布局,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多元,客户群体单一占比不大,覆盖众多头部国际知名品牌商,订单分布广泛。欣旺达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汽车及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系统上,且品牌客户产品在全球市场进行销售。公司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较低,市场及客户结构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长江证券分析师预计,锂电池行业巨头宁德时代2024年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比不及10%。财通证券表示,宁德时代来自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其他市场的收入增长强劲,可分散风险。此外,宁德时代可与客户友好协商,共同应对“对等关税”带来的影响。

“从项目IRR(内部收益率)的角度看,目前碳酸锂价格处于低位,若加征关税部分全部传导给开发商,项目IRR仍有10%以上,对装机并网影响较小,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企业面向美国的储能出货仍将增长。”上述人士表示。

在光伏行业方面,长江证券研究员表示,美国光伏发展进口电池片是“刚需”,预计后续价格与税率有望再平衡,对拥有非东南亚四国电池产能的企业影响有限。

电池片设备商晶盛机电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较低,对等关税对公司无明显影响。

未雨绸缪 早已全球化布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代表性行业。部分头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飞跃,在技术工艺、成本控制、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建立绝对优势,引领带动全球能源转型。

有分析人士称,“对等关税”等政策主要影响销售端预期,进而干扰市场情绪,总体看影响有限。

为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和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新能源企业早已准备迎接“挑战”。欣旺达表示,公司一直都在推进全球化产业布局,鉴于当前各国关税政策变化波动较大,海外的制造基地可以实现动态平衡,海外产能的整体布局足以支撑销往美国本土的交付需求。

“美国的政策变化多端,宁德时代的布局也考虑到这一点,一直以来有序推进LRS项目、积极布局第三方基地等,以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目前进展顺利。”财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此次加征关税影响有限,未来公司也有多种方式来满足相关客户需求,不必过分担忧。

在电力设备、风电行业方面,长江证券分析人士认为,仅少数公司有对美业务敞口,这些企业均已提前做了准备或有美国产能,并且在供应链地位显著,具备议价权,总体影响较小。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