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ETF成交再放天量!释放什么信号?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夏悦超2025-04-07 23:38

4月7日,虽然A股三大股指集体下跌,但多只宽基ETF成交量明显放大,全市场最大规模的沪深300ETF全天超240亿元的天量成交额,创下近半年来的新高,盘中多次出现资金大幅流入的情形。当日收盘前,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再次增持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公告。

受访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的行为会对市场信心产生积极影响,这一举动可以被视为对市场未来走势看好,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投资者情绪,缓解市场的恐慌氛围。

大量资金流入宽基ETF

受关税超预期,以及全球资产集体下跌的影响,A股表现震荡,截至4月7日收盘,沪指跌7.34%,深证成指跌9.66%,创业板指跌12.5%。板块方面,根据Wind中国行业指数分类,除农业板块逆势上涨外,多个板块跌幅较大,工业机械、电子元器件、软件、汽车零部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沪深两市成交额相比上一个交易日有明显放量,全天接近1.6万亿元成交额,全市场共有超5200只个股下跌,近3000只个股跌停。港股市场同样受到海外因素影响,恒生指数下跌13.2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7.16%。

全球市场方面,日经225指数收盘下跌7.83%,韩国综合指数收盘下跌5.57%,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上周五收盘均跌近6%。全球市场重挫的背景下,A股目前也处于调整阶段,在当前关键时刻,又有大量资金流入沪深300ETF等宽基ETF。

数据显示,当日有3只股票型ETF成交额超百亿元,分别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43.15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126.6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107.62亿元),前述3只宽基ETF的成交额较年内日均成交额均放出了天量。此外,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夏科创50ETF、嘉实沪深300ETF等较此前日均成交额均有明显放量。

数据来源:Wind

其中,作为目前规模最大的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天量成交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盘中走势来看,其在早盘和午盘时段均有被大量资金买入的情况,当日243.15亿元的成交额已创下自去年10月9日以来的新高,为历史第二天量。

结合过往行情,在市场大幅震荡时,代表着大盘蓝筹股的宽基ETF往往会被资金大量买入。

当日收盘前,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据了解,中央汇金公司曾在2024年2月发布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ETF规模的公告,曾在2023年10月发布买入并继续增持ETF的公告。

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中央汇金公司持有21只ETF,共持有超1900亿份。其中,持有份额超百亿的有7只ETF,分别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此外,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资管持有15只ETF,共持有超1100亿份。

对超跌不必过于悲观

对于今日市场突如其来的下跌,业内人士认为,不必过于悲观,市场超跌后或许存在一定机会。

长城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回顾全天,受盘前亚太股市及假期期间外围市场下跌影响,市场情绪低迷,风险偏好显著回落。而此前A股市场未对关税计价,导致目前短期恐慌情绪过度,同时,关税影响在资本市场上也无法完全定价,所以,从本周来看,不排除进一步下跌的可能,建议保持谨慎。

不过,该人士认为,仍有一些积极因素值得关注。“首先需要坚定信心,即使受到外界冲击,也要独立判断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2018年在面临内外挑战之时,许多投资者也曾对前景悲观,但市场却在之后出现转机。今时不同往日,我们应该相信国内政策有充分的应对准备”。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多只核心宽基ETF,如沪深300ETF、创业板ETF等成交额逆势放量,表明有部分资金认为市场已经出现超跌,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因此选择在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之际进场抄底。

“此次ETF成交放量,反映部分资金对市场长期价值的认可。尽管短期内市场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市场的整体趋势仍然向上。”姚旭升表示。

对于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的行为,姚旭升认为,可能会对市场信心产生积极影响。此举可能是基于长期投资布局的考虑,在市场下跌时买入ETF,为之后的行情反弹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此外,增持ETF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压力,有助于稳定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

姚旭升表示,当市场大跌后,股票的估值大幅下降,此时买入ETF相当于以较低的价格买入了“一篮子”优质股票,实现较大的成本优势。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选择此时买入ETF也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决策。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