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制作得太逼真了!”3月31日,四川的菲菲告诉记者,日前她在网页搜索知名科技公司DeepSeek网站时,被诱导付费后才发现误入钓鱼网站陷阱。经过长时间的申诉,对方最终迫于监管压力退回了全款。
菲菲说,该网页链接不仅占据搜索引擎首位,网页设计也与正版高度雷同。在支付68.8元后,该网站客服发来了“专业安装包”。这时菲菲察觉到了异常:“当时就很奇怪,怎么专业端口还需要单独的安装链接,后来才发现这一网站是假冒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以来,出现了利用DeepSeek进行钓鱼欺诈的骗局。除了经过深度伪装的“李鬼”网站,还有借“AI创富神话”卖课、荐股,而课程内容几乎是东拼西凑的公开资料。公安部网安局近日公布的案例中,有犯罪团伙推出“DeepSeek”区块链项目,吸引投资后卷款潜逃。更有甚者,在受害者设备植入恶意程序,窃取电商平台账户体系、社交网络会话密钥等数字身份凭证信息。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日发现仿冒DeepSeek的安卓木马病毒。该病毒伪装官方APP,以“程序更新”为名诱导用户安装含恶意代码子包,获取后台权限后窃取短信、通讯录等隐私数据,并阻止用户卸载。分析显示,该恶意APP为金融盗窃类木马新变种,已出现多格式病毒样本。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郭博宇表示,此类仿冒、钓鱼网站通常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商标或软件代码,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权和著作权。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第三方搜索平台的监管义务,即其作为信息提供者,有义务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防止虚假信息传播。如果其监管不力,可能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郭博宇提醒消费者,遇到陌生网站和链接慎重进入,切莫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不信任的网站。如果消费者不慎落入商家陷阱,应当及时取证,尽快向相关监管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