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 营收净利润持续“双降”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钟源2025-04-03 08:57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进入集中披露季,作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部分信托公司的年度成绩单也随之浮出水面。日前,国投资本发布了2024年年报,年报中也披露了子公司——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国投泰康信托”)的部分业绩数据。2024年,国投泰康信托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下降。

具体来看,数据显示,2024年,国投泰康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4.66亿元,同比下降22.17%;实现净利润7.12亿元,同比下降29.75%。至此,国投泰康信托营业收入已经连续两年下滑,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事实上,继2022年净利润下滑之后,国投泰康信托2023年营收与净利润开始双双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国投泰康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8.84亿元,同比下降10.41%;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下降14.2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投泰康信托营收、净利润“双降”,但其管理资产规模却暴增51%,从3000多亿元增长至5894亿元。对此,国投资本年报解释称,信托业传统业务(如融资信托)收缩,新业务(如资产管理、服务信托)尚在投入期,成本增加但收入未同步增长。

在业内专家看来,国投泰康信托的业绩只是近年信托行业转型的“缩影”。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表示:“2024年,信托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同时,信托行业转型艰难,非标业务难以为继,新业务只见规模不见效益,难以支撑盈利。”

据国投资本年报透露,2024年国投泰康信托持续贯彻落实“稳中求进”的核心理念,以信托“三分类”新规为引领,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加快战略转型步伐,坚持财富管理引领发展,强化资产管理赋能,推进融资投行业务转型,加快调整业务布局。

在坚持财富引领转型发展方面,国投泰康信托倾力打造家庭金融服务体系。报告期内正式推出“1+3+1”的家庭金融服务体系。家族信托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排名位居行业前列。渠道拓展成效显著,合作渠道与签约保险公司数量持续扩张,构建了业内覆盖面最广的保险金信托展业平台。家庭服务信托业务在行业“初创期”取得较好起步,受托财产规模持续增长,与多家外部组织机构形成合作关系。

在证券投资业务方面,2024年国投泰康信托产品线更加丰富,年内创设管家宝日鑫系列、QDII-TOF、红利TOF等,可售货架日趋完备,进一步满足客户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需求;纯净值型产品取得跨越式发展,投研体系进一步完善。资产证券化业务行业年度发行规模及行业排名显著跃升,全年发行银行间ABN产品84单,发行规模和单数均位居行业第一。股权投资业务客户群体进一步丰富,与股东国投集团基金板块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此外,国投泰康信托全年新增慈善信托备案单数18个,新增规模超亿元。对外拓展方面,年内落地10单信托,覆盖教育、体育、助学等多领域,与家族信托等财富管理业务协同进一步增强。

公开资料显示,国投泰康信托注册地在北京,总经理傅强是一位“信托老兵”,执掌国投泰康信托10多年。现有股东4家,分别为:国投资本持股比例61.29%;泰康保险持股比例27.06%;悦达资本持股比例8.20%;泰康资产持股比例3.45%。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国投泰康信托注册资本金26.71亿元,注册资本金在业内排名靠后,属于行业中下游水准。

关于资本实力较弱的问题,早在2019年年报披露时,国投资本便指出,目前国投泰康信托在行业的资本金排名落后于主要业务和盈利能力排名,其业务发展和行业竞争力提升已经受到了资本金相对不足的制约。国投泰康信托资本实力较行业一流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为积极应对金融行业日趋激烈的资本竞争,公司资金除用于拓展新业务外,将主要用于解决下属企业不断增长的资本补充需求。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