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服务联盟2025年度规划研讨会4月1日线上召开。来自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的百余位代表齐聚云端,共商产融协同新路径。会议围绕期货市场功能深化、风险管理工具创新、服务生态构建等议题展开探讨,审议通过了期货日报为新一届轮值理事单位,宣布增补行业专家顾问及理事单位,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果并规划2025年发展蓝图。
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代表,期货日报总经理陈邦华表示,期货市场的核心使命是服务实体经济,这也是产业服务联盟的安身之本。面对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多元化风险管理需求,联盟将着力拓展新赛道,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优化制度规则。同时,深化产融协同,推动期现联动发展,构建“期货+”生态圈,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针对公众教育短板,陈邦华提出“双向赋能”策略:一方面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化手段扩大期货知识普及覆盖面;另一方面强化媒体正向引导,定期发布行业透明度报告,推广典型案例,提升市场公信力。
联盟顾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运成现场宣布:增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系研究员李正强、中国期货业协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委员肖成两位行业权威专家为联盟顾问,吸纳华西期货、金元期货为新增理事单位。
李正强表示,为了产业服务联盟更好地发挥作用,既要立足实际,将行业发展动态、产业运行实况与监管政策导向紧密结合;又要分层突破,通过全产业链条梳理、产业集聚区深耕、微观企业需求挖掘三维发力。具体而言,需要系统总结各环节服务创新的成功案例并加强推广,同时精准识别制约服务效能的关键堵点,针对性地推动制度环境优化。更需持续强化风险管理理念传播与实践指导,通过深化与产业客户提升计划的协同联动,形成服务实体经济的系统合力。现阶段正值战略机遇窗口期,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为行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实体企业迫切的避险需求创造了市场动能,行业多年积累的成熟服务模式则奠定了实践基础。三大优势的叠加效应,为联盟功能发挥开辟了广阔空间。
肖成表示,当前,期货市场正处于服务实体经济以及产业链风险管理的重要转型期。产业服务联盟通过整合资源搭建桥梁,正在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未来,作为产业服务联盟的顾问,我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立足专业建言献策,结合国内外期货的实践经验,聚焦产业的痛点,为联盟的政策研究标准制定提供务实的建议。二是深耕协同,促进共赢,发挥顾问的纽带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共享和资源的对接,助力产融结构创新项目的落地。三是培养人才,夯实基础,积极参与行业培育体系的优化,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储备力量。我将把行业呼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我也期待通过与各方开放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更多的创新火花。”他说。
新增理事单位代表华西期货总经理魏哲平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基调,为期货市场发展指明方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期货行业需处理好“稳”与“进”的双重使命和机遇。在稳市场方面,期货市场可发挥核心功能,通过股指、国债期货等工具,为公募基金、保险资金提供精细化风险管理方案;依托价格发现机制形成市场预期,助力投资决策;凭借高流动性特征支持机构灵活调整头寸;通过套利机制平抑现货市场波动,维护市场稳定。在促发展方面,期货市场可聚焦重点领域——新兴产业通过风险管理工具保障资源安全,增强产业链韧性;乡村振兴深化“保险+期货”模式,稳定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创新碳排放权、电力期货及天气衍生品,构建新能源产业风险对冲体系。
金元期货总经理陈小峰表示,作为海南首家加入产业服务联盟的期货机构,金元期货深感责任重大。金元期货总部位于海口,依托自贸港区位优势,深耕橡胶、铜、钢材、油脂油料等核心产业,通过“五位一体”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期现联动。陈小峰表示,未来希望与产业服务联盟理事单位一起,在服务实体经济整体规划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并计划从五个方面着手提升服务实体的效能:一是构建产业协同生态圈,如打造“金元产业论坛”品牌;二是建立精准服务响应机制,如建立常态化调研体系;三是协同交易所专项活动,拓展服务场景,如参与交割库建设与仓单融资试点以及联合开展新品种推广活动;四是实施“走进企业”培训工程,提升期货认知水平,定制企业期货培训;五是加强期权工具普及,推动风险管理升级,推动期权工具进产业。
经第二届轮值理事长马文胜提议、全体理事单位代表现场表决,全票通过了由期货日报担任第四届轮值理事长单位。新湖期货总经理金玉卫宣读的倡议书明确,轮值理事长制度有助于多元共治激发行业活力。产业服务联盟自2020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持“规范、创新、突破、扩容”八字方针,而轮值理事长制度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从浙商期货、新湖期货到弘业期货,每届理事长单位均以自身禀赋注入联盟发展动能,形成‘金融+产业+媒体’的生态闭环。轮值制推动服务模式持续升级,始终引领行业前沿。此外,通过定期轮换,既避免单一思维局限,又确保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不动摇。从实践成效来看,联盟成员从创始21家扩展至如今60多家合作单位,涵盖期货公司、实体龙头、科研院所等多维主体。”金玉卫说,提议期货日报任新一届轮值理事长单位,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战略高度契合,二是跨界赋能实力,三是国际视野担当。期货日报所打造的“媒体—产业—金融”三维赋能模型,这种“以媒为桥、融通实体”的能力,正是破解当前产业链风险管理痛点的关键。
陈邦华代表期货日报从宏观视角勾勒联盟的发展蓝图,他表示,行业联盟的使命在于凝聚资源、共谋发展。“2025年,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联盟协同能力,构建一个更开放、更稳健、更具活力的‘期货+’生态圈,通过积极深入一线发现、研究并积极助力解决期货市场发展实践中的新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突出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在产业服务上重点谋篇布局,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服务实体企业管理风险。”他说。
首届轮值理事长单位代表——浙商期货总经理张英军表示,希望产业服务联盟发挥成员企业的优势,加强产业企业和期货金融机构的交流,真正成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纽带。同时,继续发挥联盟专家智库优势,利用“一期一荟”及相关平台,推出“产业高管期货研修班”“数字风控特训营”等专项培训,为产业和期货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从基础上推进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能力。此外,要加强企业和期货公司的互动。积极组织期货公司和产业企业举办大型的产业服务活动,带领企业走进期货公司,也倡导期货公司深入产业企业的一线,通过互动了解产业企业的痛点,教会产业企业更加充分灵活地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探索产业升级的创新路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紫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剑秋带来跨行业观察视角。她表示,从发起“期货行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倡议,到共建南京“财富管理与金融期货”实践基地;从设立全国首个碳期货研究中心,到推动交割库网络与物流枢纽深度融合,产业服务联盟始终以跨界思维打破行业壁垒。现在,产业服务联盟已成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先锋力量。
“对我个人而言,从期货到保险的角色转换,让我更深切体会到金融工具协同服务实体的价值。如果说期货是实体经济的‘天气预报’,保险则是抵御风险的‘安全气囊’。未来,我将在保险行业继续为市场赋能。”周剑秋说。
在会议的最后,产业服务联盟秘书处发布了《2024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重点计划》,此外,陈邦华代表新一届轮值理事单位宣布成立两个专项工作组:第一组聚焦“行业高质量与产业服务提质增效”;第二组着眼“联盟协同机制与2025年行动计划”。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产业服务联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汇聚行业智慧。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产业服务联盟将通过更精准的资源配置、更高效的协同机制、更创新的服务模式,为中国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构筑坚实防线,书写期货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