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科工入局 超充和储能迎来新玩家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霞昌2025-04-01 17:20

火爆的新能源赛道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重磅玩家入局,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工成为最新的一位。3月31日,中建科工数字能源工厂在深圳市宝安区正式投产。据了解,该工厂是中建集团首个数字能源工厂,产品覆盖7-720kW“充美”全系列充电桩、模块化储能、轻/重卡换电站等。

柔性产线化身变形金刚 

记者在投产现场了解到,数字能源工厂共有超充、单桩、PACK、储能四条产线,可以完成7类26种规格的新能源产品的制造与组装。目前,工厂支持“一键换型”,15分钟内即可完成生产品类的切换,极大提升了生产灵活性与响应速度。相比传统模式工厂,工厂生产效率提升40%。工厂年设计产能5万套充电桩、1万套储能柜。

WPS图片(1).png

数字能源工厂(陈霞昌 摄)

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厂目前共有100余套智能设备,自动化率达到75%,进入行业第一梯队。180余个数据采集点均接入了MES平台,通过MES与WMS系统深度联动,工厂实现从订单接收到质量追溯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并通过实时可视化界面实现远程管理。此外,工厂始终坚持核心部件100%自研自产,构建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组装、质量检测的全链条品控体系,确保每一款产品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此外,中建科工联合欧阳明高院士团队打造了能源互联实验室,聚焦新能源互联、储能系统、物联网等技术维度,通过模拟真实应用场景加速新技术的孵化与验证,同步为研发转产、物料认证、首样测试、供货抽检、老化验证等提供综合检测试验服务。

深圳超充驶入快车道

今年2月,深圳全国首发《深圳市电动汽车超充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年)》等7项超充引领性地方标准,深圳正在成为新能源赛道大展拳脚的地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5日,深圳已累计建成1030座超级充电站,新建充电桩13.4万个,累计建成充电桩达42万个,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超充建设主体看,我国超充站布局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以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构成的国企超充站;以星星充电、特来电等构成的第三方超充站;以蔚来、小鹏、理想等构成的车企自营超充站。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也让新入局者带来更多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大阳充美超充站,记者看到了中建科工智慧停车公司自主研发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在停车和充电过程中,无需人员入场,车辆自动入位,充电机器人智能响应,配合充美600kW液冷超充桩,实现从停车充电到结算离场全程无人化。

WPS图片(1).jpeg移动充电机器人(陈霞昌 摄)

中建科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推出的充美超充产品不仅全面满足国家标准,而且达到深圳超充综合评价A级标准,全面符合深圳在超级充电设备功率、噪音、效率、防护等级等方面设定的严苛技术指标。目前,中建科工已在深圳打造了以深圳大宝路等为代表的充美超充站20余座,在全国运营充美充电站199座,遍布全国31座城市,并不断推进“百城、千站、万桩”战略。

校对:刘星莹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