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具体建设改造方案和目标定量的形式,为高标准农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方案》明确到2030年的阶段目标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并力争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从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考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本次《方案》旨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优化建设布局,加大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棕榈股份(002431)作为豫资控股集团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任务,较早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领域形成从投融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再到综合运营到落地的全链条服务布局,与控股股东通过“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深度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
公开信息显示,棕榈股份在河南省内承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规模已稳居省内国企前三。在建设层面,棕榈股份作为EPC总承包单位,从新建、改造、管护并重提升耕地质量,真正把具备条件的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业务覆盖河南省内多个地市,近年来订单获取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24年公司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新签订单也较2023年有大幅提升。2025年开年以来,棕榈股份已陆续中标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项目,中标总金额约8.6亿元。截至目前,棕榈股份已累计中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8个,中标总金额近30亿元,覆盖农田面积超过120万亩。
《方案》重点提出“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的建设标准,且“水资源配套”被本次《方案》纳入高标准农田的实施重点,要求在统筹建设中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以水定地,合理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及布局,科学有序推进不同类型水源工程建设,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图: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
与《方案》要求相匹配,棕榈股份因地制宜在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方面已形成完善闭环,尤其在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溉与排水系统建设、田间道路设施配套等多类工程方面,已形成了显著的独特优势。
图: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
具体来看,棕榈股份全资子公司河南棕榈水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水利建设企业,具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等多项资质。棕榈股份通过科学布局机井位置和提升灌溉渠建设标准,强化田间工程与水源工程,有效提升了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让精准灌溉、节水灌溉得以实现,同时通过建设排涝设施,提升农田灌溉排涝抗灾能力,此外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策略、岸坡防护以及防风防沙等工程技术措施的加持下,棕榈股份能够有效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提高农田水土肥保持能力和抵御旱涝灾害能力,让“小田”变“大田”、“良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投入生产的积极性,助力粮食提质增收。在清丰县、兰考万亩良田项目中,充分彰显着棕榈股份全力建设“连片平整、高效灌溉、稳产高产、生态友好”高标准农田目标的信心。
在技术层面,棕榈股份下设的生态科技研究院近年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的开展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同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大学、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及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优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积极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和工程技术,进一步提升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交付后的专业农服管理运营层面,棕榈股份联合控股股东下属企业河南省豫资农服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由运营主体统一提供种植、农资、管理、收割和收购的全链条服务,并通过自主开发物联网管理系统进行准确检测和自动化生产管理,同时农服公司联合村集体及种植大户共同管护农业基础设施。棕榈股份通过运营主体的良好运营,可以更好的集中农业资源,发挥规模优势,更好的运用先进农作技术提升农产品的效益,有助于实现效益的增值,为项目公司提供可持续的运营收入来源及保障。
对于棕榈股份而言,承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毛利率相对传统市政工程更稳定且具规模效应,项目现金流更有保障。对于市场关注的补贴政策方面,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国家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已从1300元提高至2400元,这一政策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本身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棕榈股份拥有控股股东省管重要骨干企业的资源优势以及前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承接全国范围内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均有积极作用。未来随着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力度将逐步加大,公司还将陆续向河南省外进行相关业务开拓和输出,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的订单数量仍有望持续增加,为公司的经营业绩提供持续支撑。(文穗)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