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亿元!国有大行新一轮增资启动,释放哪些信号?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王莹2025-03-31 14:40

四家国有银行官宣募资方案!

3月30日下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通过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并对外发布关于财政部战略投资该行的公告。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拟向财政部,交通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双维投资,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进行定增,分别募集资金不超过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而后,四家银行均公告称,将于2025年3月31日16:30—17:30通过网络文字互动方式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就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有关事宜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合计募资5200亿元

从募资公告来看,前述四家国有大行拟发行规模均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合计募资规模达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上限合计为5000亿元。

中国银行公告显示,财政部拟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发行的股票。发行股票的价格为6.05元/股,拟发行股票的数量为272.73亿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50亿元,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本次发行前,财政部未持有中国银行的股份。增发股份的限售期为五年。

中国银行表示,本次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有助于中国银行夯实资本基础,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稳健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

建设银行公告显示,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A股股票。发行价格为9.27元/股,拟发行股数为113.2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5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目前不持有建设银行股份。限售期为五年。

建设银行表示,财政部战略投资将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增强财政政策传导效能,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交通银行公告称,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2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1124.2亿元,中国烟草拟认购45.79亿元,双维投资拟认购30亿元。此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8.71元/股,拟发行的股票数量为137.77亿股。发行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超过30%,将成为该行控股股东。

交通银行表示,此次发行将进一步充实该行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夯实该行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基础,为该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应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未来持续保持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邮储银行公告称,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3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拟认购金额为78.54亿元,中国船舶集团拟认购金额约为45.66亿元。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为6.32元/股,拟发行数量为205.7亿股。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邮储银行表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有利于该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资本内生积累能力,强化风险防控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该行将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业务发展、落实战略目标,通过对募集资金的合理利用,提升该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中长期股东价值。

巩固提升稳健经营能力

核心一级资本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目前来看,六家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最低要求。

最新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8%、14.1%、12.20%、11.42%、10.24%、9.56%。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主要依赖利润留存积累等内源性途径,以及配股、定向增发、可转债发行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外源性方式,采用特别国债进行资本补充的方式并不常见。

“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留存的方式来增加资本,但随着银行减费让利的力度不断加大,净息差有所收窄、利润增速逐步放缓,需要统筹内部和外部等多种渠道来充实资本。”去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为巩固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李云泽透露,国家计划对6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我们也将持续督促大型商业银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资本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能力”。

随后,同年10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介绍财政部陆续推出的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时表示,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也表示,过去几年,一些地方中小银行资本金已经进行了补充。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这不仅能够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而且可以发挥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为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廖岷强调。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进一步明确了对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主要路径。

重在“未雨绸缪”

往前追溯,国有大行历史上有三轮主要注资:1998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工、农、中、建四大行注资2700亿元;2003年至2007年,财政部通过汇金公司向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分别注资,并实现AH两地上市;2010年,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四家国有行通过配股补充资本;此后,农行、邮储、交行陆续通过IPO和定增等方式募资。

中金公司团队指出,本轮注资是自2010年以来主要国有大行统筹推进的新一轮股权融资,旨在应对资产和内生资本补充速度剪刀差背景下的资本压力,核心一级资本仅能通过外部股权融资和内生利润补充,不能通过资本债券补充,而近年来国有大行息差和盈利承压,因此有必要寻求外部融资。

“尽管从经营情况来看,国有大行整体运行情况良好,资本充足、盈利状况以及风险抵御能力都居于银行业前列,但要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通过注资来进一步夯实资本基础也有其必要性。”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曾刚说。

在曾刚看来,与当年“雪中送炭”、化解风险的目的相比,此轮注资重点在于促进发展,期望通过夯实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是为其更好落实国家一揽子政策、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的“未雨绸缪”。

毕马威中国方面指出,由于地产风险持续出清,银行资产端优质按揭贷款资产出现萎缩,而居民在收入增长预期较弱的背景下,避险情绪浓厚,较强的存款定期化趋势进一步抬高银行负债。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大型银行资本金,能够化解商业银行运营风险,同时加强国有大行的放贷与购债能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表示,未来伴随着资本补充的推进,国有大行将充分发挥政策红利,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在此基础上,国有大行有望及时调整资源配置,积极助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科技创新、绿色转型、高端制造以及低空经济等领域提供更加多元的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国有六大行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2024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2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六大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较2023年实现正增长。

分红方面,六大行合计拟派发2024年年末股息超2158亿元,若加上此前中期分红,拟派发的年度总金额累计超4200亿元。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