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黑芝麻智能(02533.HK)披露2024年业绩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收达4.74亿元,较2023年的3.12亿元实现51.8%的增长,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3.13亿元。这也是黑芝麻智能2024年港股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
黑芝麻智能是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此份年报,意味着公司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智驾方案渗透率提升,在智驾淘汰赛中稳居头部梯队。业绩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24.7%提升至41.1%,规模化量产与技术降本成效显著。
此外,黑芝麻智能在公告中透露,公司将产品量产向商用车、专用车、车路云一体化、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验证和拓展,业务形态和场景更具多元化,不断实现规模效益和商业化突破。其中,在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公司将陆续与多家机器人主体企业合作,预计公司芯片产品和方案将于今年实现机器人领域的批量出货。
商业化加速 武当A2000系列年内完成实车功能部署
2024年营业收入、毛利率等指标的增长,得益于黑芝麻智能自动驾驶芯片和解决方案不断实现突破性量产,NOA功能快速升级迭代,公司依托现有量产车型,主攻新能源头部车企,延伸燃油车头部车企,提升智驾方案渗透率。
具体而言,公司A1000系列芯片已在吉利(包括不限于领克系列、银河系列等)、东风(包括不限于eπ系列等)及比亚迪等头部车企规模化量产交付。公司基于A1000系列芯片开发交付的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方案,目前已实现全国高速覆盖,以及多个主要城市快速路的覆盖。
公告显示,2024年,黑芝麻智能的武当C1200系列跨域融合芯片完成了基于武当C1236芯片的城市无图NOA的功能验证,与一汽、东风、安波福、均胜电子、斑马智行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公司C1236芯片打造专注于高阶智能驾驶领域的产品,实现单芯片支持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行泊一体功能,并基于BEV无图方案实现城市NOA等场景应用。C1296芯片则主打跨域融合计算,单芯片覆盖座舱、智驾、泊车及车身控制等多域功能,支持舱驾一体方案。截至2024年末,武当C1200系列芯片已获得2家主流OEM量产定点。
在此基础上,黑芝麻智能聚焦投入前沿芯片技术,2024年底,公司发布新一代AI模型设计的高算力芯片平台武当A2000系列产品。据悉,公司已和头部Tier1正在进行基于A2000开发智驾方案,预计今年完成实车功能部署,并争取实现获得头部大客户对A2000车型定点。
黑芝麻智能在公告中表示,2025年,公司将加速新客户、新车型的开拓,尤其是新能源头部客户的量产交付,推动芯片出货量和收入快速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黑芝麻智能围绕自动驾驶技术需求持续深耕核心IP研发,重点突破NPU与ISP两大核心技术。其中,全新九韶NPU基于Transformer架构、BEV感知模型及大语言模型(LLM),通过动态计算资源分配机制实现算力效率与算法精度的双重提升,显著降低车企的算法适配与部署成本,实现算力效率提升50%;在视觉处理层面,自研ISP技术通过场景化算法引擎实现动态参数配置,满足不同场景对图像质量与计算效率的差异化需求,图像处理功耗降低30%。
黑芝麻智能还指出,公司坚持全球化战略,积极与美国、欧洲等海外车企及Tier1建立合作,逐步探索海外市场,在生态共融与市场开拓中实现业务增长与产业价值的双维增长。
应用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芯片将实现批量出货
黑芝麻智能还在公告中透露。2025年,公司持续发挥AI边缘推理的技术优势,布局机器人市场,将陆续与多家机器人主体企业合作,预计公司芯片产品和方案将于今年实现机器人领域的批量出货。
具体而言,黑芝麻智能计划与头部智能企业合作开发基于A2000的具身智能算法以及硬件解决方案。据介绍,A2000芯片基于行业突破性的九韶AI加速器架构,支持多模态大模型,具备视觉、文本等多类型数据输入能力、自然语言对话及生成任务代码能力。
此外,武当C1200系列芯片通过硬件隔离技术,支持AI运算与执行器控制并行,高效处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目前,公司已与傅利叶合作,为其“灵巧手”提供算力支持。
黑芝麻智能表示,公司基于C1200系列芯片、A2000系列芯片共同推动高性能计算驱动的智能硬件技术发展,拓展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为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规模化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据了解,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黑芝麻智能现有的A1000系列、C1200系列以及最新发布的A2000产品,作为基于ASIC架构的AI推理芯片,获得了更多的应用场景。预计今年公司的芯片以及计算平台能够在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场景产生规模化收入。
由此,黑芝麻智能持续拓展商用车应用场景,以芯片和算法为基础,持续升级商用车智驾方案,采用自研大算力AI模型,打通方案商、主机厂、业务运营公司等全链条生态。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公司计划推出面向车路云一体化的AI低延时产品,通过优化图像采集与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复杂交通场景下的感知精度与实时性。基于下一代高效算力芯片,公司将推出新款边缘计算单元产品,进一步增强路侧设备的计算能力与响应速度。(CIS)
校对:杨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