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车企兼并重组成为破解行业内卷的重要举措。3月29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集中央企的研发制造和市场等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汽车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与新能源汽车产能快速增长的双重挑战,特别是部分企业因参与价格战而面临亏损乃至破产的风险。市场整合和企业合并被视为大势所趋,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汽车央企通过资源整合可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竞争力,维持高质量发展。行业内卷问题凸显,提升产品价值和差异性成为解决之道,汽车央企的重组整合不仅是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关键策略,也是应对当前行业变革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然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整体利润同比下滑8%,行业利润率跌至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及2023年的水平。行业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日益凸显。
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2024年3月份,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曾表示,国有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展还不够快。国务院国资委决定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集团”)3家受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
今年2月份,长安集团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与东风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母公司正与其他央企集团筹划重组。在近日召开的东风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股份”)2024业绩沟通会上,东风股份管理层表示,控股股东东风集团和长安集团的整合目前正在进行中,正在谋划将长安集团旗下的汽车板块进行重组。
苟坪介绍,目前,三大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5%,在投资总额中占比超70%,“三电”的关键资源已实现自主掌控、近地生产,自主品牌销量达175万辆,同比增长超80%。苟坪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不搞内卷式竞争,不卷价格、拼品质,共同构建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汽车产业生态。
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李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汽车央企重组将以“战略性整合+市场化改革”为核心,聚焦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方向,通过技术协同、资源优化和模式创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跃迁,最终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
据苟坪介绍,国务院国资委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央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启动实施央企产业焕新,新能源汽车布局发展行动方案,以整车产品为突破口和核心载体,发力布局动力电池、汽车芯片、车用操作系统、智能驾驶体系、充电基础设施、资源回收利用等,切实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优化出资人政策供给,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针对中央汽车企业出台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方案,将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并充分考虑战略投入期的经营性亏损,重点考核、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市场占有率提升等情况,支持企业放开手脚,加力追赶。有关中央汽车企业,下定决心、坚定信心、保持恒心,在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前瞻性、技术创新等方面奋力赶超,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李锦建议,汽车央企重组仍然要考虑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民营车企与汽车央企合作,通过混改激发创新活力;探索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