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月27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副局长李斌在博鳌亚洲论坛“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表示,将继续推动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切实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李斌表示,近年来,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影响加大,对亚洲经济体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在应对这一轮措施中,亚洲的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中国也采取了包括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实施好货币政策;保持弹性汇率,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强化宏观审慎管理,保持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推动经济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等一系列措施。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持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亚洲新兴经济体也采用了更加市场化和灵活的汇率制度,与主要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既保持了一定弹性,又兼具稳定性。另外,在保持汇率弹性、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坚持底线思维,不断丰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箱,必要时果断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防范外汇市场自我强化形成“势能”,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我们也观察到,近年来,亚洲新兴经济体也采取了类似实施外汇衍生品头寸限额管理、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加强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监管等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增强了金融系统的韧性。”李斌说。
与此同时,中国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也在明显增多。2月份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债券127亿美元,3月份以来延续了这一态势。同时,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区域经贸合作,2020年以来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过程中,外汇管理改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着力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的外汇管理的体制机制,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营造‘越诚信越便利’的用汇环境。”李斌称,在扩大开放、提升便利化的同时,外汇局始终坚持防范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更加完备有效的外汇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减免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的手续费,稳步推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降低货币错配的风险。
数据显示,目前企业外汇套期保值的比率在27%左右,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人民币在货物贸易项下的跨境收付比例已经接近30%,这些数据都处在历史高位,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李斌透露,将持续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通过资金池制度安排,为跨国公司提升在境内外资金统筹使用的效率。
会上,李斌还回应了关于数字货币、虚拟货币或者加密货币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他表示:“外汇局正在关注,并提高这方面的识别和监测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后续也会深入研究,不断地推动有关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外汇局在保障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充足的工具箱。我们非常期待和亚洲其他经济体加强合作,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保持经济的稳定,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李斌说。
校对:王蔚